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秘術新筆趣閣> 第二七零一章 古墓機關(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七零一章 古墓機關(二) (1 / 2)

較為多見的反盜墓形式則是在古墓中大量儲沙,以流沙預防盜墓者鑿洞侵犯古墓。

在古墓中確有流沙存在,如洛州省上蔡縣的郭莊楚墓就採用了這種奇特的防盜術。

它採用積沙積石的方法,當盜墓者挖洞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洞裡,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沙層中精心埋藏積石、最小的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

這些隱藏在流沙中的石塊形狀不一,邊角十分鋒利,而且石塊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設計的,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臥底石層,可以防止盜墓賊從不同的部位進入。

墓室頂層倒塌以後,大量沙石會堆積在古墓內,有效地防止了被盜。

比流沙更奢侈的是在古墓中置‘水銀池’。

在古墓中置‘水銀池’,用水銀揮發的氣體毒殺盜墓者,這是一種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反盜墓的典型機關史例。

古代的司馬遷就有關於秦始皇陵地宮儲有大量水銀的記載,除了史籍記載之外,在秦漢時期也有人透過盜墓實踐而確實發現古墓中置有‘水銀池’。

如今這個事實已經被考古學者和地質學者用新的地球化學探礦方法所證實。

在古墓地宮中大量儲注水銀,或許亦有以劇毒汞蒸氣殺死盜掘者的動機,以當時人對於水銀化學特性的認識而言,不會沒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現象,而利用水銀的這一特性用於古墓防盜機關設計也是很自然的。

另外還有精妙的墓道連環翻板。

連環翻板,即在墓道中設定的陷坑,坑下分佈長約10厘米左右的刀錐利器。

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裝有掩蓋物。

在民國年間,東山青州一帶農民在墾田時,於雲門山發現一大冢,墓道之中就發現了帶軸的機關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佈利刃。

當時坑中積水甚多,待把水抽乾,發現有兩個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斃於利刃之中,身邊有鐵鍬、錘子、繩索等工具,顯然是盜墓者所攜。

除此之外還有墓道鐵索吊石。

與連環翻板功能類似的是鐵索吊石。

主要是在墓道頂和牆壁隱蔽處固定若干金屬滑輪,利用滑輪將巨石吊起,懸於頂端。

墓道地下鋪木質機關蹺板,索鏈由石板而下,透過滑輪以隱蔽的方式連線蹺板,中間有掛鉤和脫鉤相接,遇外力壓迫可自動脫落。

一切完畢後,施以偽裝,外人不知其詐。

若有盜墓者進得古墓門來,踏中蹺板條機關,外力作用迫使繃緊的索鏈某處掛鉤脫落,如同打井的軲轆突然放鬆,懸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將躲閃不及的盜墓者拍成肉餅。

防不勝防的還有古墓伏火!

所謂的‘伏火’就是‘飛焰赫然’,具有燒死盜墓者的效力。

這種古墓被稱做‘火坑墓’,是南方地區特有的一種墓葬。

據分析‘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由於墓室裡埋藏的有機物分解,形成一種可燃氣體——沼氣所引起的。

神秘的馬王堆漢墓就是一座著名的噴火古墓。

1971年,沙城附近的駐軍正在挖掘戰備工事,在工程進行到一座防空洞時,當用鋼釺插進去的一瞬間,一股莫名的氣體正從土壤裡向外噴射。

有一個戰士覺得好奇,嘗試著拿火柴去點,沒想到一點就燒起來了,並冒出藍色火苗,而且火力很大。

有人以為遇到了傳說中的什麼妖怪,不過在場的老人說,這就是傳說中的‘玄火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叫火洞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