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笑了笑搖頭道:“先生,這些銅錢雖然只是最普通的五帝錢,可您瞧仔細嘍,它們可是五帝錢裡的精品啊。”
這位攤主顯然經常做古錢幣生意,所以對於古錢幣的認識比起一般人要厲害很多。
最起碼他嘴裡頭說出來的話,那是絕對專業的。
“您瞧這枚順治通寶,背‘東’字,這可是非常稀罕的哦,再說了,你轉遍整個潘家園,也找不到比這品相更好的古錢幣了,瞧瞧這光澤,再瞧瞧這字跡,哎呀,我給您說,這樣的東西可不好找哦。”
張天元擺了擺手道:“這些我都懂,順治通寶的背‘東’字和背‘寧’字,那都是比較稀罕的,類似的還有康熙通寶裡的背‘昌’字和背‘臨’字,不過價錢嘛,算了,我也不跟你瞎白活了,你就說多少錢吧?”
他選出來的這幾枚古錢幣都屬於滿漢文錢,所謂滿漢文錢,就是面文“順治通寶”漢文,背文紀局名,左為滿漢文錢局名,右為漢文錢局名。
順治十七年,戶部商議決定重開各省錢局,除寶泉、寶源兩局所鑄制錢仍為滿文錢局外,其它各省錢局所鑄錢背文,都為滿漢文錢,共有十二局。
即“臨、寧、原、宣、同、江、東、河、薊、昌、浙、陝。”
此種錢式製作較好,但鑄量最多,存世也較多。
剛剛張天元挑出來的那幾枚錢幣,就是漢文之中都有‘東’、‘臨’、‘寧’、‘昌’的順治通寶和康熙通寶。
大家可能都知道,清朝時間也算比較長了,如果從叩關稱金開始的話,一直到末代皇帝傅儀退位,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
這個時間段,鑄幣繁多而且複雜。
僅僅咸豐朝就有五百多種制錢,這還僅限於重寶,一個年號裡也有好幾十,好幾百種版本的。
還有諸如“祺祥”“大雅”等短命錢及紀念幣,也有各地機制幣,這些是所有混跡古玩行的人耳熟能詳的,很顯然。
如果可能的話,張天元倒是希望能挑選出這樣比較稀罕的錢幣來,畢竟物以稀為貴。
古錢幣收藏也是如此,越是稀罕的東西,基本上可以說是越值錢的。
奈何挑來挑去,只能是矮子裡面選高個了,挑了幾枚遠不如這些稀罕錢幣,但也有一定收藏價值和特殊意義的古錢幣。
那攤主話倒也沒說錯。
相對來說,相對普通的光背無文字錢,很明顯他手裡頭的這幾枚滿漢文銅錢還是要存世少一點的。
不過若說是寶貝,那就有點過了。
相比“祺祥”“大雅”這樣的珍惜錢幣,它們還真是不夠格的。
因為比起來的話,他選的這幾枚錢幣存世量還是不少的,也因此在價格上並不算貴,只是比那些可以隨意扔掉的普通古錢幣稍微多那麼一點點收藏價值罷了。
當然了,如果沒發現上面的特殊收藏價值,張天元肯定是不會出手去購買的。
攤主聽了張天元的話,沉吟了一陣,然後說道:“這樣吧,我也不多要你的,這四枚古錢幣品相這麼好,你給二百塊,我就賣給你。”
“二百?”
張天元心道你咋不上天呢,隨手將那四枚古錢幣又放回了原來的地方,擺了擺手道:“老闆啊,我看你這是沒誠意做生意啊,既然如此那就算了。”
“不是,先生您別走啊,這古玩生意不就是如此嘛,我漫天要價,你坐地還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