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光等人聯手送出的這份禮物,雖說比不上那六十億的瘋狂畫作,然而也絕對不便宜了。
這幅畫張天元認識,也聽說過,是仇英的《浮巒暖翠圖》。
那場拍賣會他雖然沒去參加,但是因為關心這方面的事兒,所以也是透過網路瞭解了一下。
帝都翰海2010年於6月5日~7日在帝都嘉裡中心飯店舉行春季拍賣會,仇英《浮巒暖翠圖》以7.28億元成交。
此作為仇英青綠山水珍品,流傳有序,著錄清晰,由海外徵集回國內,一經露面即引起藏界矚目。
拍賣現場,仇英《浮巒暖翠圖》以3.5億元起拍,經過幾輪千萬階梯的高幅加價,迅速升至5億元,此時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場內的兩三位藏家,叫價緊密,互不相讓,全場的目光也隨著藏家的舉牌前後移動,最終經過數十回合的競價,仇英《浮巒暖翠圖》落定在7.28億元。
只是張天元沒想到,這作品最終居然是落在了李明光的手裡。
七億多啊,如此貴重的禮物,雖然是四個人合送的,可這禮物也有些太過貴重了,以至於張天元呆在那裡半晌也不知道是該接著呢,還是該放棄了。
李明光見張天元猶豫的樣子,就將禮物送到了蛇麟的手裡笑道:“天元啊,這禮物可是送了啊,你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雖說我們幾位都算是你的良師益友,然而你對我們也都是有恩的,這東西你今天要是不收,那可就是真得瞧不起我們老幾位了啊?”
蛇麟看了張天元一眼,見張天元終於點頭了,才將這份極為貴重的禮物小心翼翼地拿了進去,放在了貴重禮物擺放的地方。
那個房間在後院,只有蛇麟、聶震有進入的鑰匙,別人想要進去,必須得這兩人帶著才行,畢竟那些東西實在太昂貴的,萬一出點什麼差錯,這裡頭大部分的人可都賠不起啊。
“唉,你們老前輩幾個拿出那麼貴重的東西,這可讓我不好辦了啊。”
趙神羅本以為自己帶的禮物就足夠珍貴了,可是跟這老幾位的禮物一筆,那還真得是相形見絀了。
他原本打算送的禮物是一件古玉玉器,可是看到那幾位的禮物,覺得這不夠分量,於是乾脆將自己一直隨身攜帶,常年拿來把玩的非常珍貴的一把摺扇送了出來。
次摺扇乃是以精妙的金縷織成,跟金縷玉衣的製作手法差不多,只是這扇子最貴重的並非如此,而是因為這扇子的扇面乃是唐寅所畫的《琵琶仕女圖》。
唐寅、仇英,這是明四家裡面最有名的兩位,作品的價格也是相當,當然了,猶豫唐寅的作品存世比較多,而且贗品也多,所以導致了其作品總體上價格不如仇英也屬正常。
影響唐寅作品價格的一個原因是贗品太多。據稱他在世時為應付求畫者,多找人代筆。就連他的老師周臣也經常為他代筆。
古時仿畫加上作偽,使人難辨真假,不敢輕易拋金購買。儘管拍賣行自己有專家鑑定,但因本身資料不全,真偽問題也難以解決。
不過張天元可以肯定的是,趙神羅的這個扇面,絕對是唐伯虎的作品,他的鑑字訣就是如此告訴他的。
“你這個大哥倒也豪氣啊,這個扇面我記得在美國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了四千萬美元的高價啊,那個時候的四千萬美元,相當於rmb三億多,你這禮物,真是一點都不比我們幾個老傢伙寒酸啊。”塗壽哈哈大笑道。
“唐寅的仕女、人物畫,大致沒有逾越南宋人物畫藩籬。尤其是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筆人物畫,那種明眸、皓齒、紅顏、粉頰……還是南朱院體畫的遺風。”董學塾走上前,一邊欣賞這幅扇面,一邊說了起來。
“他的人物畫,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出自南宋院體畫。如《王蜀宮妓圖》,畫家以傳統的工筆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宮女的濃施豔抹。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豔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把宮妓們競相裝扮,鬥綠爭緋的情態刻畫得生動入微,不愧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
李書恆接了董學塾的話茬說道:“不錯,他的人物畫另一種是從南宋的院體脫胎而出,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代表作品有《秋風紈扇圖》以及《李端端圖》等,畫風由工麗變為簡逸高雅。畫家把宋代李公麟行雲流水描和顏輝的折蘆描參合使用,使畫面富有韻律感。唐寅的人物畫,寫實功力較強,形象準確而神韻獨具,故《明畫錄》評他的人物畫‘在錢舜舉下,杜檉居士上’,這個扇面更便是第二種畫風,不過前人的評價只是個參考,唐伯虎的畫,在當今花壇,那絕對是令人爭相搶購的好東西啊,即便是贗品,也都能賣幾千萬,甚至幾億呢。”。
“不錯,這個理兒倒是真的,明人仿唐寅的手卷《松崖別業圖》,就拍出超7千萬元rmb, 重新整理其作品拍賣紀錄。該手卷亮相於前年一個晚上進行的帝都保利八週年春拍‘華夏古代書畫夜場’。畫作2400萬元rmb起拍,經過場內外40次競價,被場內買家以落槌價6200萬元拍得,加佣金後成交價達7130萬元人民!這個事兒我可是親眼見到的。”李明光也點了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