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以前對黑市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理解,但是今天聽董學塾這麼一說,不由得感覺到脊背發寒啊。
人真得是為了錢,什麼都幹得出來啊。
他不由得就想了,自己雖然不可能將那些文物全部買回來,但最起碼可以儘自己的力量,將老祖宗的東西留在國內,這不是什麼正義感爆棚,僅僅是作為華夏子孫的一種情懷罷了。
沒錢沒條件的時候他不敢想這些,但是現在有了錢,也有了條件了,他如果不去嘗試著做一些,那真得是會後悔莫及的。
“董老,我想光憑你說的那幾種方式,也不會有太多人有這種條件吧,可是我怎麼發現黑市裡很多人都非常積極地去購買那些國家不允許競拍的文物?”張天元又問道。
雖然是國內長途,不過這點錢對張天元來說,還真不算什麼,他國際長途有時候一打就是一兩個小時呢。
“其實吧,攜帶文物、古玩出境,除了以上這些傳統的黑市交易和走私手段之外,目前被忽略的就是網際網路走私。”董學塾回答道。
“網際網路走私?怎麼弄的?”
董學塾回答道:“實際上,透過網際網路走私文物已有近10年的歷史,很多經營者在網上都有一定的渠道,形成了走私、銷售文物的一條獨特路徑。網路走私幾乎所有的環節都可以避開文物部門的監管,網路走私的程式一般是:首先在網上推銷商品,和國外買家談妥價格,之後,以工藝品、禮品或者沒有申報品名的出口郵包的名義,透過郵寄向海關申報、驗關出境,境外客戶經網上銀行轉賬付款。”
“這個聽起來容易,不過又成功的例子嗎?”張天元還是不敢相信,文物就這麼輕鬆被弄到國外去了?
董學塾嘆了口氣道:“有個事兒我是聽塗老說的,大概也就是2009年1月的時候,南都警方查獲丁某的‘東方古董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兜售古錢幣案。丁某透過網路與國外買家談妥後,用國際掛號信將古錢幣直接郵寄,每次只寄兩三枚,用‘螞蟻搬家’的方式走私文物,累計走私古錢幣66枚,其中多件屬於國家三級文物。”
“我還聽這一行的人說過,類似的例子在近年來呈不斷增長的趨勢,業內一位經營人士介紹,‘網路走私非常便捷,透過網路的好處是可以避開各種稅收和手續。如果是國家明令禁止出境的文物,那麼利潤更大’。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餘先生表示,‘隱蔽,既是網路走私的利潤空間,也是網路走私的存活空間’。由於缺乏監管,文物網購和網拍成為文物交易和文物流失的新途徑。”
“雖然有這些不同的走私方法,但真正數量大、規模化的文物走私還是透過集裝箱這些方式,著名學者吳樹曾對邊境的海關進行調查,他感慨道,‘歷經數年國內外考察後,得出的結論讓人痛苦不堪,結果很可怕’。透過海關走私呈現集團化、規模化、國際化的趨勢,所流失文物都是國寶重器!你在國內買不到的好東西,在國外卻能買得到,而且還得花高價來買,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啊!”
張天元許久沒有說話,這些事情在他聽來,簡直駭人聽聞,這些事情他以前沒有想過,也不敢想,他總以為母儀走私文物會非常困難,非常不容易,遲早會被抓住,可是聽了董學塾的話之後,他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困惑,如此情況之下,母儀的走私手段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你知道嗎,HK一直就是我國文物流出海外的重要關口,文物走私的橋頭堡、跳板。從20世紀80年代,文物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國內文物都是流入港臺地區,再流入歐美。據統計,近年來,從HK流出的文物近4萬件。在南潯的羅湖口岸,有一部分人是專業的文物走私‘攜帶者’,他們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將文物放在行李箱,甚至菜籃中,逐件搬運到HK。很多HK商人在HK或者紐約、倫敦這些城市經營古董店,店中所賣真品很少是早年進入的,很多都是近年由HK轉移到國外的。”
“混賬王八蛋!”張天元忍不住破口大罵。
正在開車的聶青嵐和坐在一旁的李蘭香都被張天元突然間的發飆嚇了一跳。
“你搞什麼啊?誰得罪你了?”聶青嵐疑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