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秘術新筆趣閣> 第三五九章 微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九章 微雕 (1 / 2)

說起這機器拋光,就不得不提一提如今玉器物件發展的趨勢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機器都可以代替人去完成一些工作,比如拋光、上蠟、清洗等等,這使得很多琢玉師傅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用了。

而如果涉及到雕刻,那就更是讓人有些無奈,你比如電腦微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雕刻出來的東西比人手更加精確,更加不容易走形。

傳統的手工藝人好像已經漸漸失去了自己應該有的市場了。

手工藝人不好混了,然而大師級的琢玉師傅,卻依然非常火,不僅沒有絲毫被淘汰掉的樣子,反而作品還越來越值錢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田宇雖然技術很好,卻依然急於成為大師級琢玉師傅的緣由。

有這麼一個契機,一旦成為大師,那他以後的作品就是屬於大師作品了,和今日的東西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現實中有貧富差距,而這手工藝人裡面,兩極分化也非常嚴重啊,你要麼成為大師,吃喝不愁,而且還能發財,要麼就只是一個吃穿都成問題的手工藝人而已。

手鐲放進拋光機裡面,基本上就不用人管了,接下來只需等待就可以了,當然,機器旁邊肯定是要守著人的,萬一出個什麼狀況,那還得及時進行補救。

田宇見張天元在那兒站著,就乾脆讓張天元幫忙盯著了,他自己則去製作掛件和耳墜之類的東西了。

這些材料是張天元剛剛拿過來的,說是新弄到的翡翠,但讓田宇感到奇怪的是,這些翡翠都不大,但是材質卻跟之前兩塊極品翡翠幾乎一模一樣,就好像是從那上面切下來的似的。

他想到張天元之前把所有的碎屑都收拾了起來,就產生了一些困惑,懷疑張天元是不是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那些碎屑重新修復成翡翠。

不不不,不可能,不可能,又不是玄幻故事,怎麼可能辦得到呢,絕對不可能。

最終,他還是推倒了自己的猜測,覺得那有點不太現實。但他還是隨口問了一句:“張老闆,那些碎屑你怎麼處理了?”

“哦,那些東西啊,送給村子裡的人了,說是蓋房,需要一些細膩的粉塵,他們把那些碎屑跟水泥攪拌在了一起。”張天元早就想好了藉口,所以這謊話也是隨口就來。

田宇雖然困惑,可是張天元的這個解釋好像也是很合理的,他晃了晃腦袋,乾脆不去想了,反正自己現在還有活兒要乾的。

掛件和耳墜因為比較小,所以就更加考驗一個琢玉師傅的手藝了,這其實跟微雕是一個道理,因為太小,所以下手都不好下。

說起微雕微刻,總會想起明末散文家魏學的《核舟記》,這邊古文張天元以前上學的時候就學過,還被老師要求背誦過。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竟然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微雕微刻是一種以精小細微見長的雕刻藝術。雕刻時,肉眼看不見雕刻的東西,全賴感覺運刀,全靠經驗創作。因而,人們又將微雕微刻稱為“神刻意雕”,其藝術精髓就在於細微之處見精神、見技巧、見風格、見靈魂。

微雕微刻有諸多藝術種類,如微刻、微雕、微畫、核雕、骨雕,等等,用材也是五花八門,如桃核、橄欖核、玉石、骨頭、象牙、芝麻、頭髮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今刀具日益精密細微,放大鏡、顯微鏡、投影放大器、電子顯微鏡等不斷被應用到微雕微刻中。

當下的微雕微刻,已經走到離不開顯微鏡、放大鏡等的衚衕。古代全憑感覺與經驗的“神刻意雕”,已漸行漸遠。

然而令張天元驚訝的是,田宇在耳墜之上雕刻花紋的時候,卻沒有用放大鏡,用的就是全憑感覺和經驗的神刻意雕。

“我說田設計師,你這樣不怕雕錯了嗎?”張天元有點擔心的問道。

“不怕,我雕這東西,沒有一萬件也有上千件了,早就熟能生巧了,別說不用放大鏡,就算是閉著眼睛,那也不成問題的。”田宇頗為自通道:“以前學微雕的時候,老師就告訴過我,不要過分依賴放大鏡和顯微鏡,因為那樣會導致過分依賴眼睛,而忘記手上的感覺,對學習微雕沒有任何的好處。”

“是劉景林師傅教你的?”

“不是,我學微雕另有其人。我的微雕師父其實就是我的父親,而我學習微雕,也是因為一個巧合。想聽聽嗎?”

“如果不打擾你幹活的話,可以聽一聽。”張天元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