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園叢話》記載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銀50兩。
即使如此,人們依然趨之若鶩。
杜士元一生嗜酒,生活悠遊自在。
只有在他缺錢時才肯動手雕刻。
在其成名後,要是他手頭有錢花不愁吃喝,你就是出一千兩銀子也休想買到他的核雕作品。
後來杜士元被召進宮內雕核,精品迭出。
皇帝賞賜給他很多金銀、綢緞也都被他拿去換酒喝了。
後來他感覺成天被關在宮內十分煩悶,又沒法出去。
有一天他突然發了瘋,逃進圓明園裡把一根紫竹砍了下來,截去兩頭,做了一直洞簫,獨自爬到一顆大樹上吹起蕭來。
看園的人大吃一驚,如實報告了皇帝。
乾隆帝以為他真的瘋了,便命令放他回家。
於是他又回到了吳縣,依舊我行我素整天喝酒,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杜士元雕刻橄欖核舟如此精美珍奇,過去一直只見文字描述,從未見實物。
後常·熟博物館首次將迄今僅見的一枚杜士元所制的《漁樂圖》橄欖核舟亮相,讓人一飽眼福。
這枚《漁樂圖》橄欖核舟呈深棗紅色,雕刻者就著橄欖核天然外輪廓弧線隨形而雕刻出船底與船篷。
橄欖核舟上船篷舟楫齊全,蓬上樓空的魚簍。
船中數人大如米粒,有人曬網,有人烹茶,有人閒坐觀天,整個一幅船上漁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
核舟底有“乾隆乙丑造,先傳杜士元”行書雕款。
此外,核舟另作水浪狀象牙底座以作承託,底座還有行書雕款:“皮肉生來有益長,其中將他造船行。網船家家多子孫,漁翁得樂嘗端陽。”
杜士元的核舟張天元自然也見過,對於那精湛的技術是十分欣賞。
不過這個木雕侍女雖然體型比較大,但是總體雕刻造詣卻比那核舟有過之而無不及。
仔細看時,竟似乎能看到仕女的衣衫在風中翩翩起舞。
揉揉眼睛才發現原來只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