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麼一段歷史啊,這項羽真不是個東西,跟小日本鬼子也沒什麼區別嘛。”葉凌虛撇撇嘴道。
“咳咳,這個嘛,我也不好說怎麼樣,不過這個照心境我一直都以為是傳說,沒想到真存在啊。”
張天元對於項羽的印象其實也不怎麼好,主要還是因為不僅總兵燒殺搶掠,更是坑殺秦兵幾十萬。
他嘴上說誅滅暴秦,可他的做法跟暴秦實在沒什麼兩樣。
之所以後來劉邦能得天下,跟這個只怕也是有關係的。
“老闆,你說這是照心境,說之前那個是照骨寶,可是這怎麼證明啊?”葉凌虛問到了一個比較切實的問題。
“這個嘛,我只能說跟傳說中的古鏡一模一樣,且年代也是對上了,如果你非要讓我展示一下這些古鏡的功能,我還真做不到。”
他做得到,只不過不想做,因為真要出現那種功能,這玩意兒就不再是古董了,而會被視為奇葩之物,徒惹很多麻煩,引來盜賊不說,估計連國家都要插手。
“這倒也對,那這面鏡子呢?”
“這個應該是傳說中透物如水的寶鏡,傳言唐朝道教天師葉法善有一面鐵鏡,有很強的透視功能,能‘鑑物如水’,即看物體均如水一樣透徹,因此鏡照腑臟,可以發現哪兒有病症。”
張天元看了看說道。
其實關於這面鏡子,還有另外的說法。
事情發生在唐代德宗皇帝李適貞元年間。
在今蘇江吳江城西北不遠的太湖流入吳淞江的江口處,有10餘個漁民駕著幾隻小舟在那兒下網捕魚。
結果一條魚也沒網到,卻網起一件小鏡來,估計直徑不及30厘米。
漁人得鏡,正為沒捕到魚而生氣,就將鏡隨手又棄置水中。
不料想換一處下網,又網到此鏡。
漁民感到很奇怪。
遂取其鏡視之,才七八寸,照形悉見其筋骨臟腑,潰然可惡,其人悶絕而倒,眾人大驚。
其取鏡鑑形者,即時皆倒,嘔吐狼藉。
其餘一人不敢取照,即以鏡投之水中。良久扶持倒吐者,既醒,遂相與歸家,以為妖怪。
到了第二天,漁民們又到那地方去下網,結果網得的魚比平日多幾倍。漁民中原來身體有疾病的,經歷此事後也都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