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警方也認為,有買家在幕後指使的說法不無道理,通常情況下,銷售市場的繁榮無疑會成為盜賊們鋌而走險的巨大動力,不排除這次就是某個私人收藏家看中了這批文物,給盜賊下了訂單。
相比大英博物館這起無頭失竊案,同樣發生在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的“世紀盜竊案”,則更讓世界文化學者們感到痛心和蹊蹺。
這個灰色記憶出現在2006年,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收藏品殿堂——冬宮,在這一年的8月進行了一次藏品檢查。
俄羅斯聯邦文化和大眾傳媒部的官員很快發現:冬宮內的許多藏品都不翼而飛,其中包括中世紀和19世紀的一些稀世珍品,共有包括聖畫像、首飾、銀器等221件藝術藏品下落不明。
初步估算,這些稀世藏品價值1.3億盧布(約摺合5000萬人民幣)。
事實上,冬宮在此前已經多次被盜,如2001年3月22日,一幅名為《妻妾戲泳池》的19世紀法國油畫被盜,價值數百萬美元。
可這次案件被盜藏品數量之多,價值之大,丟失之蹊蹺,不僅讓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藝術傳統的俄羅斯人深感震驚,也讓世界震驚。
聽過報告後,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勃然大怒,他責成政府成立專門委員會對此進行調查。
很快,冬宮失竊的時間被查了出來——居然是在一年前的秋季,當時部分藏品保管員因人事變動,在交接工作時就發現有藏品缺失,但馬虎的保管員竟然認為“或許是因為沒有收拾,過一段時間就能夠在某個角落找到缺失的藏品”,所以對外一直沒有聲張。
更讓人蹊蹺的是,如此大的盜竊案僅僅在一週之後就有了結果:
俄羅斯警方集全國之力,對海關、港口、陸地進行“水陸空”立體檢查後,即宣佈冬宮46歲的女保管員拉莉莎·扎瓦斯卡婭是這次案件的主謀——但是在數月前,拉莉莎已經在辦公室突然死亡。
同時,警方還向外界公佈了在拉莉莎家搜尋的情況:在其家中發現約70張典當行交易發票,而其被捕的丈夫與兒子也交代,拉莉莎利用職權,很早就開始將藏品從單位“捎帶”回家,父子倆只是負責將妻子帶回家的藏品轉賣出去的“從犯”。
就這樣,“世紀盜竊案”的調查告一段落。
但是,警方將兇手定為一個已死之人,並不能讓公眾信服,許多問題仍然令人費解——盜竊案的主犯是否就只有女保管員一人?221件文物被竊取,如此大的規模有沒有其他人參與?
還有人質疑,該案與俄羅斯黑手黨或高層人士有關聯,甚至就連冬宮館長彼奧特羅夫斯基也覺得,拉莉莎只是替死鬼,這一案件中似乎還深深地隱藏著什麼陰謀,真正的“冬宮大盜”還在幕後……
張天元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跟這些人一樣去做博物館大盜。
但是他問心無愧。
洛杉磯貴族博物館差點殺了他的朋友和親人,如果他這樣還可以無動於衷的話,擁有那麼的錢,擁有六字真訣和地氣的能力究竟還有什麼意義呢?
張天元放倒了保安之後,就直接去找亞洲藝術展廳了。
所謂亞洲藝術廳,包含了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等等許多個展館,裡面的藝術品非常多,佔據了洛杉磯貴族博物館展品的一半以上。
而其中的中國古董,則佔據了這個展廳的一半以上。
由於時間有限,張天元還是直接到了中國展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