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下黃旭和李良傑,張天元和張龍急匆匆回家了。
他之所以著急,是因為想要看看那攤子裡頭的幾個漏兒!
沒錯,並非一個漏兒。
除了一件乾隆年間的粉彩九桃瓶之外,還有別的東西。
只是沒想到剛到家,張天元就瞧見聶震來了。
這傢伙臉上笑嘻嘻的,還拿著禮物,不用問,肯定是來求他辦事兒的。
換了別人,他直接就推辭了。
不過聶震畢竟是好兄弟,忙還是要幫的,不過得先把自己的事情搞定了再說。
“瞧你這高興,又弄到好東西了?”
張天元笑了笑,從張龍帶回來的那一堆垃圾裡頭挑出來了四樣東西,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地上。
地上有地毯,不容易碰碎。
要是放到桌上,他還真怕掉下來打碎了,那就冤枉死了。
“聶哥,你也算來得湊巧,正好可以大飽眼福了。”
張天元是知道的,聶震雖然不喜歡收藏,不過對古玩古董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研究的,最主要的還是受到了他的影響。
“這個知道是什麼嗎?”張天元笑著問道。
“像是粉彩的瓶子,不過圖案上有缺陷,底部款識也有問題,這是真的?”
聶震疑惑地問道。
張天元笑著點了點頭道:“它是有點瑕疵,不然也輪不到我來撿漏了,這東西的殘缺處不要緊,我有辦法修補好,只是顏色褪了而已。”
別人或許辦不到,但他張天元卻辦得到,他的補字訣可不是拿來開玩笑的。
“乾隆粉彩九桃瓶?好像故宮博物院也有這麼一件。”聶震想了想道。
“這件可比故宮博物院那件更加精緻。”
張天元笑道:“這東西目測大概高64公分左右,口徑22公分左右,足徑20公分左右,絕對是清代宮廷御用品啊。”
“乾隆時期的粉彩瓷器中有大量祥瑞題材的裝飾,這類題材大都藉助自然景物寓意吉祥。繪畫工細、層次清晰、內容繁縟是其時代特點。”
“此瓶運用渲染手法繪畫桃實,桃實飾彩濃厚,成功地表現出成熟桃實的嬌豔色彩,構圖疏密有致,形成葉有陰陽向背、樹有老枝新芽的效果,是乾隆粉彩大件器物的代表作品。”
“通常來說,以九桃紋裝飾瓷器是雍正以來官式瓷器的題材和樣式,至光緒朝仍有仿造。”
“雍正朝的九桃圖樣或見於粉彩天球瓶、粉彩橄欖瓶,或見於過枝紋粉彩盤。”
“在所有雍正、乾隆和光緒時期的粉彩九桃紋瓷器上,以雍正時期的紋樣著色最為鮮豔且最多樣化,繪畫水準最高,然而這個瓶子,一點都不輸給雍正時期的粉彩水平。”
“這絕對是乾隆年間的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