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來說,夏商時期——至少商代的青銅鉞普遍形體較大,而西周時期鉞的形體普遍較小,但形態和裝飾更具多樣化和個性化特徵。
它們雖然不是真正的天子使用的鉞,但所透露出的神聖威嚴,已足以令今人不寒而慄。
1979年在洛州婦好墓出土的兩件青銅大鉞,一件高39.5厘米、刃寬37.3厘米,重達9公斤,上鑄“婦好”二字,鉞體以雷紋為地,兩面飾二虎食人圖案;
另一件高39.3厘米、刃寬38.5厘米,重8.5公斤,鉞體雷紋地上飾一頭二身龍紋圖案等,龍口向刃,一面龍鼻上鑄有“婦好”之銘。
該青銅鉞並非實戰兵器,而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女將軍婦好統帥權威的象徵物。
東山1965年出土了兩面“亞醜”大鉞。
而根據該墓葬擁有四個墓道、47個殉人、有銅鉞等特徵,基本可以斷定該墓室的主人是僅次於商王的諸侯級別的人物。
而根據銅鉞上的“亞醜”字樣,加上過去蘇埠屯曾出土不少“亞醜”銘文銅器,可以判定是“亞醜”族的墓地。
1976年在陝州竹園溝西周魚伯墓出土的“人頭鉞”也非常值得一提。
這件銅鉞高14.3厘米、刃寬7.8厘米,重0.45公斤。
它的造型非常特別,銎上端接有人頭,人頭中空,方臉,面部微凹,闊口濃眉,額前有劉海,腦後還有髮辮,頗有幾分三星堆青銅人像的風格。
雖然說席勒收藏的這件青銅鉞也不是王者之鉞,但依然是一件收藏價值極高的青銅器。
張天元當然不會客氣,將這些東西一股腦兒全部都收進了自己的影子屋裡面。
看了看還昏迷不醒的席勒,張天元笑了笑,然後轉身離開了。
反正過不了多久,席勒就會醒來的。
估計醒來之後的席勒會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報警。
但那個時候,張天元恐怕是已經逃之夭夭了,任憑他報警也是無所謂了。
從原來的位置一路返回,重新來到了席勒的房間,張天元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卻忽然聽到了外面響起了敲門聲。
“誰?”
他利用地氣模擬出了席勒的聲音問道。
“老闆,是我,您讓我找的東西已經拿過來了。”
門外傳來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
張天元記得,這應該是席勒聘請的一個管家,跟著席勒家族服務了很多年了。
“知道了,把東西放在門口就行了。”
他這個時候只能選擇這麼說,因為門一開,他就暴露了。
外面的人顯然對席勒是言聽計從的,雖然或許覺得把東西放到門外很不靠譜,但是終究還是放下了。
張天元確認那人走了之後,才小心翼翼地開門,將東西拿了進來。
沒來得及看是什麼,他直接扔進了影子屋裡頭,然後就離開了。
畢竟雖然他裝出來的席勒的聲音很像,但那個把東西放在門口的要求實在是太過不合理了。
那個管家或許一時間沒感覺出什麼,但是相信過個片刻之後,一定就會察覺到問題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