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些好東西,不過可能在你的印象中應該算不上古董,你想不想看看?”
見張天元對自己的藏品不太感興趣了,斯蒂芬·貴諾急忙說道。
“不是古董的收藏品?究竟是什麼啊?”
張天元還真有點好奇。
像斯蒂芬·貴諾這樣的有錢人,收藏的東西,一定不簡單吧。
“還真是獨特啊!”
張天元跟著斯蒂芬·貴諾來到了他的秘密收藏室。
這裡的東西,才是他喜歡的。
真得是什麼都有啊。
洋古董集散地。
這是張天元對這裡的評價。
俄羅斯的大門、美國的松木樓梯、德國的木質吊扇、英國的壁爐、日本的手提保險箱、法國的座鐘、義大利的柚木衣櫃……
這些東西,張天元以前在國內一傢俬人博物館就見到過,當時就覺得很新奇。
因為它們都是100年前,在津城租借地內“洋人”們日常使用的東西:有的在拍賣場上可以創造天價;
有的造型奇特令人匪夷所思;
有的已成為全球孤品獨此一件……
這些“洋古董”如今都靜靜地被擺放在津城某個私人博物館內,讓每一個來此參觀的人透過這一件件物品,回味上世紀初期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那段歷史;
體會當時中外達官貴人們真實的生活場景;
驚歎100年前那些有錢人生活的精緻與奢華……
張天元當時應邀去參觀這個博物館的時候,正好碰上兩位日本遊客在參觀這個叫五大道博物館的私人博物館,他們尤其對於100年前日本的電風扇和櫻(花木屏風感興趣,因為這兩樣東西今天就是在日本也屬罕見。
“這就是收藏的魅力所在”,博物館的館長說,“透過一件東西,就能留住一段歷史、一段時間,讓人彷彿又回到了從前。”
無論是在國內居住還是出國旅行,這位博物館的館長都習慣住在有木質地板、樓梯的房間內,行走時發出的“咯吱”作響的聲音,就能讓她白天因為生意忙碌奔波的心緒立刻平靜下來。
這也成為她收藏大量各式木質樓梯的全部理由:“其實,100年前的聲音也是可以收藏的”。
在樣式、功能紛繁複雜的各式古傢俱中,梳妝檯永遠與女性有著最直接、最親密的聯絡,但由於收藏者群體中多為男性,因此普遍受到冷落。
這位館長喜歡收藏梳妝檯,尤其是柚木質地、配有大鏡子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