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聞言,乖乖地點頭,全聽從張凡的安排。
“好。”
然而就在李夢吃飽了回房休息的時候,“竹青”的劇組導演先找上了門來。
他不止是代表劇組所有人員來感謝秦靈薇,順便看看李夢住的好不好,他還肩負著一樣艱鉅的任務。
拉投資,幫助製片方活躍公關,讓評獎的組委會天平更偏向他們中原電影。
眾所周知,中原這邊娛樂圈事業要落後西方一百年,才漸漸聲名鵲起。
這也就導致,像微尼斯電影節這樣像樣的國際影界盛會,西方人面孔總是佔據絕大多數。
並非他們完全看不起中原電影,實在是落後的進度,要短短几十年就趕上,還差許多因素。
西方在國際娛樂圈之中,有好萊烏這個名符其實的金招牌。
中原呢?尚處於一盤散沙,像樣的演員工會也沒能搞起來,還處於摸石頭過河的階段。
因此要想把中原電影,推到這些習慣了西方面孔的組委會評委眼前,得耗費許多功夫。
更不用說評獎,這一被各個國家導演盯上,僧多粥少,拼命爭奪的現象。
這裡頭的彎彎繞,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因此,“竹青”突然評獎,甭說打得國內娛樂圈一個措手不及,製片方本身也十分錯愕。
臨時撥派資金已經來不及,他們只能調動手頭一切力量,盡所能及的為“竹青”這部優秀的電影活動關係。
寄託了劇組人員無數心血,編劇籌措十年才磨出來的好劇本,不求一次能評上最佳電影,但好歹要捧個獎盃回去。
無論是最佳女配,還是最佳製片,最佳劇本,最佳音樂……
只要有一樣,能證明“竹青”,讓更多人來看“竹青”這部電影,導演和劇組眾主創就已經很開心了。
導演求得卑微,他從秦靈薇一個電話,三言兩語就能人數爆滿的微尼斯酒店給他們安頓下來,便看出了秦靈薇身上的強大能量。
因此他只希望秦靈薇能多給點財力支援,算作投資,事後影片上映,院線票房分配方面,劇組和製片方都可以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