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份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癌症第三,頭號殺手是中風,而導致中風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鈉攝入,簡單來講就是,鹽吃多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懂得節制,真的是用生命在吃。每天的外賣不是麻辣燙就是漢堡、炸雞,每天的飲料不是奶茶就是可樂,晚上睡覺前還不忘點一份燒烤做宵夜。
這種生活方式導致的直接問題就是體重飆升,而很多人的解決方法就是換上一張“不瘦十斤不換頭像“的微信頭像,但常常沒過幾天,就忍不住誘惑,悄悄換掉頭像,胡吃海喝起來,這種無節制的飲食習慣,其實是一種縱慾。
詹姆斯·艾倫說:“當被慾望控制時,你是渺小的;當被熱情激發時,你是偉大的。“
真正厲害的人,會因為對生活、對事業的熱情選擇控制不合理的慾望,而每一次剋制,都意味著他們比以前更強大。
我們經常能看到“彭于晏連續幾年只吃水煮餐“,“章子怡直播吃泡麵只吃四口“,“舒淇上綜藝晚餐只喝幾口水“這樣的訊息,有人說,我們普通人沒必要像明星一樣時刻注意保持完美的身材,但當身材管理融入我們的日常,它便成了我們不願割捨的習慣。
你不對自己狠一點,生活就會對你狠一點。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有很多回答都提到了一點: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物質享受。
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名月薪8000的護士,喜歡過“精緻“的生活,一定要打車出行,一定要喝某品牌的咖啡,平時逛街購物從不看價格。
維持這種“精緻“的生活方式,需要每月三四萬的花銷,工資不夠就刷卡,後來她自己實在負擔不起,只好求助父母。護士的媽媽幫她還了幾十萬的借款,但她卻沒有因此改掉自己的習慣,反而是繼續延續之前的生活方式,又欠下幾十萬的債務,母親無奈,要跟她斷絕母女關係。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每天都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質衝擊,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開始盲目追求物質上的光鮮。
明明是連工作都沒有的大學生,鞋子卻一定要穿AJ,包包只肯背LV、GUCCI,自己生活費不夠就刷信用卡、用花唄,甚至有些人為了能有錢買名牌,選擇裸貸。
最後,因為還不上錢,每天被各種平臺催債,甚至被人將自己的私密照片曝光在網上,每天活在恐慌裡,生活一團糟。
羅金斯說:“世上四分之三的要求都是不切實際的,是建築在幻想、唯心、希望和感情的基礎上的。“
只懂得物質享受的“假精緻“,只是披著精緻外殼的慾望,真正的精緻是懂得過好自己的生活,是要學會腳踏實地地為自己的生活努力,得來想要的一切。
用力生活的關鍵,就是合理規劃時間,而熬夜讓很多人的“時間規劃“成了一個“偽命題“。
據中國睡眠醫學協會調查顯示:有超過70%的年輕人有熬夜習慣。
人民日報曾在微博發起一個話題叫“年輕人你為什麼愛熬夜“,評論中,有人說自己也不是不困,也不是不想睡,就是想再等等,至於等什麼不知道;有人說自己就是想多玩一會兒,看會兒手機,追會兒劇,只有那樣才覺得這一天沒白過。
有一名網友在網上透露自己長期熬夜造成的後果:
還沒過25歲,就已經確認心梗了;
熬夜兩三年,入睡困難只是一方面,記性變差,脾氣變得極端敏感才更可怕;
牙齦出血,臉頰發紫,月經失調;
醫生對她說以後不光要治療,還要有忌口;
如果以後繼續晚睡,估計哪天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我勸大家真的別再熬夜了,熬夜不是夢想者的倔強,它只會讓你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了。
《後會無期》裡有句話說:“喜歡會放肆,但愛就是剋制“,這句話不僅對感情適用,它對“慾望“同樣適用。懂得掌控自己的慾望,才算主宰了生活,掌握了命運。
趁年輕,多愛自己一點,去做該做的事,去變瘦、變好看,去活在自己期待裡,別讓短暫的快樂耗光你的青春與美好。
人生很貴,請別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