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也沒人再行責備,今日就是老族長大殯的日子,有什麼事都得順延,先等老族長入土為安再說。
自然,城中設伏的計劃,也同樣等過了大殯再說。
早早用過午飯,浩大的出殯儀式開始。
這是清河城裡近幾十年來,第一次出現如此盛大的出殯場面,老族長年近百齡,德高望重,深受整個清河城百姓愛戴,再加上這次老族長死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因此整個清河城的百姓都自發地來送老族長最後一程。
不僅僅是城中的百姓,數不勝數的城外 百姓也聞訊前來送喪,人數多到幾乎將四個城門堵得水洩不通,根本進不來城。
他們中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提著水果,有的懷抱點心。
他們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拖兒帶女,全家出動。
看守城門的兵士,盡力疏導人群,驅趕百姓,趕著趕著,有的兵士就蹲在地上,滿臉淚水。
城中更是人山人海,街道兩旁全部站滿了人,送葬隊伍走的極慢,因為走不了多遠就被沿途祭拜的百姓擋住。
按照風俗,抬棺的‘力士’要從本族子弟中選取,可是棺材剛剛走宅院,就被百姓攔下,他們都自告奮勇抬棺,用這種方式祭奠老族長。
族中管事的長輩也不好再說什麼,就盡力滿足淳樸百姓的一點心願吧。
幾百名孝子們擠在一起,手執花圈,嚎啕大哭。
男孝子們走在棺材前方,他們中年齡大者八九十歲,年齡小者剛剛學會走路,就連‘摔盆’的孝子也年近八十。
女孝眷們則跟在棺材後面,按照風俗,一旦棺材出了城,她們就會改坐馬車。
漫天的紙錢飄落,遮天蔽日,落在地上鋪滿了厚厚一層;成捆成把的焚香點燃,香氣隨風飄散,瀰漫在大街小巷。
曹操和張遼跟隨在送葬的隊伍裡,邊流淚邊暗暗發誓,他們的心中,此刻猶如一團烈火,熊熊燃燒。
而眼下,是先要將老族長送走,之後,該還的必須讓他們還。
張氏家族的墓地是在城北的甘陵山上,所以浩浩蕩蕩的送殯隊伍,一行出了北城門,向甘陵山進發。
族中管事的開始答謝送行的百姓,請他們就此止步,返回城中。而城外來的百姓也請返回,只剩本族孝子前往墓地。
縱然如此,還是有大量的百姓跟隨。
曹操在京師住的時間長,從未經歷過這種場面,面對這麼多淳樸善良,真摯熱情的鄉下百姓,他不禁熱血沸騰,滿眼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