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之死,讓老二張有德暴跳如雷,他怒不可遏地跳過去,將鬼頭刀架在少年頭上,喝到:“再不住手,就將這兩個崽子剁了。”
男子早已力竭,見無辜少年與自己愛女都被對方挾持,便停了手,他單膝跪地,靠長劍拄地支撐,大口的喘氣。
老大張有道從四弟死屍上抽出雄劍,‘嘿’地喝了一聲,一劍將男子右臂砍斷,男子痛不欲生,仰面躺在草地上,張有道不肯罷休,跟上準備將劍插入男子心窩。
趁他彎腰工夫,男子左手雌劍先刺進張有道肋部,張有道吃痛,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張有仁趕忙扶住大哥。
張有德看在眼裡,鬼頭刀毫不猶豫地劈向少年後腦。忽然一顆石子飛來,‘嘡’地一聲,將鬼頭刀從他手中震落,張有道手臂發麻,虎口都震出了血。
河對岸一人飄然而至,他輕功甚好,雙腳交替踏在水面上,猶如蜻蜓點水般便到了少年跟前。
‘大漠飛燕’!這是丐幫的成名絕學,江湖中無人不知。
來人五十多歲,一身灰色舊袍,一雙草鞋,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一捋黑白相間的長鬚。他笑容可掬,緩緩說道:“糜老弟,你還好吧?”
男子來了幫手,而且看樣子還是丐幫高手,張有德心裡大叫不妙,“你是何人,敢管‘鴻門’閒事?”
他企圖以‘鴻門’的名頭嚇退來者,‘鴻門’創立已經三四百年,江湖上誰人不知?而丐幫充其量也不過才建立十幾年而已。
來者也不回答,‘啪啪’打了幾式掌法,收勢時雙掌凌空一推,掌風將張有德吹了個跟頭。
這幾式掌法叫做‘打狗十三式’是丐幫幫主範丹的絕技。
跌個跟頭,說明來者只是給了自己個教訓,他也馬上意識到,這人就是範丹。保命要緊,他與三弟張有仁架著大哥,倉皇退了。後面的那幫人,見領頭的撤退,也鳥獸散了。
可惜此時糜姓男子幾近昏迷,‘雙股劍’的雄劍就這麼插在張有道身上,被帶走了,也幸虧這樣,張有道以自己的性命換來把雄劍,張有德與張有仁回去後才沒被責罰,也算勉強交了差。
範丹將糜姓男子救醒,又給他包紮傷口。
雙方相認,悲喜交加。男子本名糜貞,原是‘鴻門’三大長老之一,不料‘鴻門’發生內亂,他夫婦被襲受傷,抱著剛滿月的女兒逃走,在被‘鴻門’叛徒的追殺中,一路北逃,在安平郡南宮縣養傷不到一個月,又被‘鴻門’張長老的長子派人偷襲,妻子吳氏也不幸罹難,糜貞抱著幼女邊戰邊逃,就這樣到了涿郡。
而糜貞與範丹認識了將近十年,那時候他們都居住在洛陽,一次偶然的機會相遇,自此成為知己。只可惜禍從天降,范家出了大難,全家被朝廷發配邊疆,自此以後哥倆天各一方,數年了無對方訊息。
範丹的父親本是朝廷大員,官拜大司農,因為生性耿直,得罪了當朝皇帝身邊的紅人大太監張讓,由此被懷恨在心。有一次,張讓六十整壽,滿朝文武都前往祝壽,唯獨大司農範丹沒到。不久京師附近發生地震,張讓抓住把柄,以大司農私自開倉賑災為由將范家滿門下獄,問了個死罪,只因範丹在朝中人緣極好,求情的人多,這才網開一面,將範氏全家發配塞外大漠,並矯詔自此范家世代為丐,永不得赦。
沿途中,範丹眼見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到處都是流浪難民,不禁悲憤交加。
既然聖旨已說世代只能做乞丐,索性範丹就建立了丐幫,自己就任第一代幫主。因此,範丹一家雖是發配,可是一路上不斷有難民加入,隊伍越來越大,到了大漠,丐幫隊伍已經有了數千之重。
範丹自幼習武,練得一身本領。丐幫建立以後,範丹便教習幫眾一些簡單的武功防身,說白了就是放狗,因為乞丐在討飯時,經常被有些地主老財們放狗咬人,久而久之,範丹竟自創的‘打狗十三式’,並威震武林。
這次兩人在這種地方,用這種方式相見,真是唏噓不已。
養傷一個月後,糜貞決定告辭去尋那把雄劍,因為這‘雙股劍’本就是妻子吳氏帶來的嫁妝。他決定先講女兒送回岳父家,再想法將雄劍追回來,以慰愛妻在天之靈。
而那少年也拜範丹為師,被帶回了丐幫。因為這番遭遇,又感覺這少年胸懷大志,心地善良,就將自己的女兒許給了他,因雄劍丟失,就將劍鞘作為了信物,並說明日後雙劍入鞘之時,就是兩人成婚之日。
曹操師兄弟幾個,開小師妹玩笑時總說她的情郎家不簡單,能拿出這麼貴重的名劍做聘禮,其實正好相反,這劍本來就是小師妹的,送聘禮的不是男方,而是女方。
“雙股劍‘原本世代在蕭何一族中流傳,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雙股劍‘就變成了岳母送給女兒的嫁妝。別的家族,有什麼寶物都是先傳長房長子,而蕭家卻先傳長房長女,這真是奇怪。多年以後,’雙股劍‘就傳到了糜月母親吳氏手裡,因此,不出意外,接下來此劍就會傳承給糜月擁有!
曹操等人越聽越怪,五行劍既是家族榮譽,又是家族使命,為何偏偏‘雙股劍’怎麼會淪落到送人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