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天子劍禮包碼> 第一卷 取劍 第四章 朝堂之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取劍 第四章 朝堂之上 (2 / 2)

(年輕有為?據說此人已經七十多歲。不過為人正直,官聲還算不錯,只是直接由盧龍縣令擢升為徐州牧,跳的過快了些。)

董卓甚是滿意,微笑著看著眾臣。

大司農奏道:“啟稟相國,此次弘農,沛,汝南三郡遭受震、蝗二災,眼下又青黃不接,百姓流離失所,望相國俯允調糧賑災,救萬民於水火。“

“大司農,本相早已說過,國庫空虛,錢糧都已運去前線用作平叛了,你接二連三上奏此事,是何用意?哦,本相想起來了,大司農老家即是沛郡譙縣人,不會是藉故接濟同鄉吧?“

“相國,你。。曹某若有私心,教我吐血而亡。”

“豈有此理,你官居大司農,居然公然造謠,我天朝盛世,怎麼會有飢餓災民?還有一事,本相不妨告訴諸位,今日陛下前去白馬寺進香,竟然遭遇刺客襲擊,險些釀成大禍。幸虧本相及時派呂掌門趕去,及時將謀逆之徒悉數誅殺。只是有三名刺客同黨逃脫,為首的正是大司農的侄兒曹操,嘿,你大司農也難逃同謀之罪!“

“我曹氏自先祖曹參起,世代承蒙皇恩,赤膽忠心,相國你。。。你怎能。。。。”大司農悲憤至極,‘哇’地噴出一大口血,仰面摔倒而亡。

群臣轟動。有幾個想起身的,看到董卓怒目圓睜,又無奈低頭不語。

正在這時,有小太監高叫“陛下駕到”。皇帝在兩名太監的攙扶下,緩緩登上龍椅。

“陛下,董璜替代皇甫將軍,及陶謙出任徐州牧兩事,臣已與眾臣商議,請陛下裁定。”

“朕對相國萬分信任,相國做主就是。”

“陛下白馬寺受驚,臣護駕不周,請陛下治罪。陛下放心,除了曹操三人逃走外,其餘刺客全數誅殺,現在大司農也畏罪自殺,請陛下下旨查抄曹家,追捕曹操。“

“先皇曾賜曹家‘十代忠良’,想不到竟。。。”

“眾臣可以作證,大司農方才曾親口說‘若有私心,當吐血而死’,果然天理昭昭,教他當場應驗。若不早些下手,只怕那曹氏一族畏罪潛逃了。“

皇帝雙眼一閉:“相國做主便是。”

“陛下,諸位同僚, ‘無行劍齊,天子劍出;天下太平,高祖金牘。’高祖皇帝曾遺詔若大漢江山有難,可派人去冀州鉅鹿郡髑髏臺將天子劍及金牘取出,以保佑我大漢基業。如今天災連連,盜賊四起,正值多事之秋,請陛下聖裁。“

此言一出,群臣震動。這件事有些人也從祖輩口裡聽說過,而且四百年來,民間也始終有此傳說,只是真實性無人考證,畢竟關係帝國之根本,皇家之忌,自然朝廷眾臣不敢妄加議論。

見董卓竟然當著皇帝說了出來,嚇得群臣慌忙將頭深深地低下。其實皇帝內心激動不已,這也正是他迫切要做的事,他借進香前去白馬寺找老方丈曇摩迦羅,就是想做這件事。現在從董卓嘴裡說出來,就容易辦的多了。

他努力抑制住興奮,以免被董卓看出來,“這,畢竟是傳說,再說果有此事,聽說那劍下封印著數萬亡魂,若是破臺取劍,卻將那亡魂放了出來,可是大大不妙。”他儘量平靜地說完這幾句話,心卻快要跳到嗓子眼 了。

“不妨,祖宗百年基業為重,若有天譴,臣董卓願代受報應。不如請一得到高僧,一同前往髑髏臺,待破臺取劍後,為亡魂超度即可,甚至於那臥牛山建一寺院,命僧眾日日祈福亦無不可。不知陛下與諸位同僚意下如何?”

群臣頭更低了:“是。”

群臣就會這一個字。但這句話卻是董卓所需要,更是皇帝所需要的,“諸位愛卿皆為祖宗基業著想,朕甚為感激,請相國斟酌辦理,朕。。。”頓了頓,看了看董卓臉色變化,繼續道:“相國的提議甚好,朕決定撥錢籌建‘報恩寺’,請白馬寺主持曇摩迦羅。。。”

“不可!陛下遭遇刺駕,那白馬寺也難脫干係,據說那曇摩迦羅與逃走的曹操等賊子頗有瓜葛,況且他如今年過百歲,身體有恙,陛下之意萬萬不妥。”

董卓這幾句怒氣衝衝,咄咄逼人。見皇帝惶惶不安,於是稍微緩和道:“陛下提議的‘報恩寺’名稱可以保留,這主持人選嘛,聽說曇摩迦羅有一師弟,命喚鳩摩迦葉,也是一位得到高僧,只是兩人不和,已經離開了白馬寺。”

“既然相國已有上佳人選,那就。。那就。。,只是他肯否。。”皇帝激動加驚嚇,連連咳嗽,喘息不止。

“哼,是為大漢江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呂布,挖地三尺也給我把鳩摩迦葉找出來。皇帝身體不癢,速回內宮修養。今日朝會結束,散朝!”

曹操一行五人,逃出京城後,不敢耽擱,一路向東疾行。怕大路有官兵盤查,所以盡揀些小路。天已漆黑,自晌午至此,水米未盡,又勞累不堪,正好前面有一小鎮,於是前往投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