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允熥自己總結出的經驗,上一世,他小時候只要是犯錯了,他老子定然是七匹狼好話套餐一頓。用他老子的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兒,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
成不了材沒啥,但必須要做個好人!
就這時,王八恥在外邊稟告,“皇上,解學士來了!”
“進!”
~~
解縉進了暖閣,“臣解縉叩見皇上,叩見太子殿下,叩見長公主殿下!”
朱允熥沒說話,看向六斤。
後者把嘴裡的糕點嚥下去,“解學士平身!”說著,揮著小手道,“來人,給解學士賜座!”
“臣謝太子殿下!”解縉嘴上道謝,卻沒起身。
朱允熥道,“平身,座!”
“謝皇上!”
六斤又拿起一塊點心,小眼睛轉轉,“那個解學士來一塊?挺甜的!”
“這”解縉一愣,身子僵了。
朱允熥哭笑不得,板著臉訓斥,“不許打岔!”
說著,看向解縉,“愛卿何事?”
“曹國公還有國舅爺的奏摺到了!”解縉雙手奉上奏摺。
朱允熥看解縉似乎欲言又止,沒有看那兩封奏摺,問道,“還有何事?”
“嗯”解縉頓了頓,“徐州有士紳,把欽差安撫使辛大人給告了!”
“啊?”
朱允熥微微詫異,辛彥德是全權負責淮北賑災還有以工代賑修建官道的欽差,誰告他?而且還能直達中樞,哪個士紳有這麼大的能量?
“告狀的是原刑部侍郎侍郎曾炳,其人於洪武十八年因疾告老還鄉!”解縉低聲道,“他是洪武四年的進士,乃是徐州士林的翹楚,在當地頗有威望!”
洪武四年的進士,那就是大明朝第一次舉行科舉時的進士。
朝堂上鳳毛麟角一般的人物,在民間有著舉足輕重,乃至官府都要仰仗的社會地位。
朱允熥換了個姿勢坐著,微微後仰,抬頭道,“他告辛彥德什麼?”
“強佔民田,毆傷人命!”解縉低聲道,“緣由,出在修路一事上!”
~~
中樞設定好的,以工代賑修築官道的路線,起點是徐州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