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方孝孺的情感是複雜的。
一方面,他是朱允熥的老師。
另一方面朱允熥佩服方孝孺的品德,但他這個皇帝的治國理念跟方孝孺,乃至他身後的一群人是絕不相同,甚至相悖的。
而且這些人,這些讀書人,總是想用所謂的道德約束皇帝,約束國家的軍國,約束軍隊和百姓。
這是朱允熥絕對不能允許和接受的。
他需要道德這個金字招牌,但絕對不會把它放在神廟當中供奉。
所以,當方孝孺看清了永昌朝無好人之後,果斷的走了!
~
「臣自幼讀聖賢書....孔子云,有殺身己成仁,毋求生以害仁....」
「臣幼時不懂,問詢於父...」
「父曰,此為讀書人衛道也...」
「至年歲漸長,又讀文忠烈陸忠烈故事,始知何為衛道!」
「後蒙先帝聖恩入朝為官,於東宮侍講侍陛下於身側....」
朱允熥站在視窗,一字一句緩緩的讀著。
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過多的修辭,就是一封白話的書信。
「臣幸,得逢兩代明君...」
「臣幸,得以生在大明!」
「是以明智,定要畢生所學效於帝王,以振家邦!」
「陛下年幼時,常有驚人之語....雖有悖常理,不同於聖人學說,但有沖天之志!」
「然陛下入東宮之後,親武人遠文臣.....」
「自陛下長成,手段酷烈,處處效仿先帝....」
「又不以道德治國,且常興刀兵,對於藩國動輒滅國,使其生靈塗炭...」
「朝堂之上不言禮儀,滿是利慾薰心言利益之輩....」
「臣心生退意,遊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