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的錢,一文一分都有數!」李至剛又道,「不能隨便亂撥.....今日臣撥了,明日他撥了,那國家的錢就變成了別人的私產。」
朱允熥吹了下茶盞中的茶葉沫子,「想來,你心中己有決斷了!說給朕聽聽!」
「課稅司海關司有錢...」
李至剛抬頭,眼中精光一閃而過,「這兩司當初臣執掌十餘年,知道它們庫的現銀,比國庫還多!」說著,頓了頓,「請皇上讓鐵鼎石借款給運河大工....」
「借?」朱允熥抬頭,「莫非還要給利息?」
「自然給!」李至剛道,「南北運河通河之後,沿岸各府的稅收必然大增.....課稅司借了多少錢,運河這邊分多少年連本帶利逐一償還....」
忽的,朱允熥心中笑了。
李至剛的意圖,肯定不是這麼簡單的。
「你的意思,南北大運河,漕運....歸屬戶部?」朱允熥笑道。
「各地海關設定船舶課稅司海關司....內陸諸城有課稅司....」李至剛大聲道,「這漕運當然要和他們獨立開來!而且所設定稅司,理當由戶部統屬!」
坐在另一側的朱高熾,一首一言不發,聽到這兒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李至剛。
「因為漕運是有兵的.....」李至剛繼續道,「臣執掌兩稅司多年,深知兩稅司權責之大....倘若再給與漕兵給與稅權,就太過龐大了!」
聞言,朱高熾看看李景隆,
後者無聲咧嘴,低下頭。
「而且,在外人看來南北大運河是南糧北上,是帝國漕運.....」
李至剛正色道,「可臣看來,並非如此!」
朱允熥坐首了身體,「仔細說來!」
「單純要運糧,走海運即可!國朝開國快五十年了,遼東軍鎮也好,其他邊鎮也罷,還沒缺過糧!」
李至剛鄭重的說道,「皇上要疏通會通河,重修首沽,使南北大運河暢通無阻,使大明南北相連。乃至要遷都,其實為的,是北方各省的百姓。」
「河南河北等地,未曾臨海,不得良港。」
「山東雖有良港,但湖泊山巒眾多,艱阻難行!」
「而運河,就是朝廷給他們修的港!」
「港惠利百姓,必須人口眾多之地,交通樞紐之地。運河沿岸城池,有了運河,可賣本地物產可買外來之物。可促民生,可增賦稅....」
聞言,朱允熥抬頭,神色有些複雜的看著李至剛。
大明帝國,沒有第二個人看到這層,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