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張浩朱允熥小說> 第484 東邊(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4 東邊(2) (2 / 4)

東宮太子還小呢,四六不懂的年紀整日胡鬧,朝政的事對他而言,遠沒有出宮逛大集來有趣。

而解縉口中的那幾位,定然就是東宮太子的幾位老師。

東宮四大學士,除解縉外還有張顯宗,高遜志,楊淞!

張顯宗跟解縉一道管著翰林院,高遜志是國子監祭酒還管著太學,楊淞主管詹事府。

雖說官職上,沒有各部尚書那麼位高權重。可也都是小九卿,是大明中樞的重臣。

更讓人忌憚的是他們另一層的身份,太子的老師!

就是未來的帝師!

都不用多,再過十年,等太子成人之時,這些人就完全可以跟南書房諸位大臣,分庭抗禮。

“這幾個書蟲跟李以行有過節?”

李景隆納悶道,“他們不是一向不怎麼摻和朝政嗎?”說著,又罵道,“蠢材!吃撐了?”

在他看來,這些人只需要好好給太子教書就是了。未來的權柄是水到渠成的事,而現在太子還年幼呢,根本護不了他們,他們卻急不可待的跳出來。

不是蠢材是什麼?

“我先頭說,陳迪在謀山東巡撫的位子!”解縉又低聲說了一句。

霎那間,李景隆明白了!

皇上從武昌回京之後,罷各省布政司使改為設定巡撫。,主管軍民政務。

巡撫之人可由各部和都察院推薦,再經皇上定奪。

看起來不過是官位的改制,但其中涉及的卻是權利的重新分配。

比如以前,一省的佈政升侍郎那絕對是高升。

可在設定巡撫一職之後,日後凡是京堂侍郎大小九卿等,必須有主政一省的履歷。所以現在侍郎謀求一省的巡撫外放,反而是為了以後再進一步做打算。

陳迪謀求山東巡撫的位子,他以前是詹事府的屬官!而東宮那那幾位,則是洪武年間就主管詹事府了。

李景隆的後背,隱隱有些發涼。

剛設各省巡撫的時候,朝堂諸公所提及的候補名單中,就有幾個以前詹事府出身,如今在各省或為佈政,或為按察使的官員。

而當時李至剛實授了都察院,在這事上能說上話。就開始跟張紞他們打擂臺,張紞他們提的人李至剛看也不看就是否。

另外還有一事,皇上去廣西那一次,對沿途各省的監察御史大為光火甚是不滿。

李至剛掌管都察院後,狠狠的把地方上的監察御史都洗了一遍。

要知道,那些地方上的監察御史,多是翰林出身。翰林出身入詹事府,再為地方清貴監察御史,然後再轉回中樞。

這正是歷朝歷代,讀書人進入帝國核心決策圈,最為穩妥的一條路。

而李至剛,一下子斷了多少人的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