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料是最小的寶船,摺合成後世的換算就是六十噸左右。
“這一艘船造價官定的銀元是七千零二十塊!”張紞笑道。
“嘶”郭英倒吸一口冷氣。
最小的船還這麼貴?那大的船豈不是翻倍再翻倍?
豈料,難聽的話還在後邊,張紞又笑道,“官辦的價是本錢,還是那句話,沒有讓朝廷吃虧的道理。所以說想把船從寶船廠開出去,額外還得加上三成!”看書溂
“為啥?”郭英怒道。
“這還是人情價!”張紞絲毫不急,笑道,“寶船廠的船在成本上翻一番,也有大海商願意買。您還別嫌貴,從來都是供不應求!”
一艘船一萬,十來艘就是十來萬!
郭英的腦中拼命的計算,倒不是說他們這些勳貴之家缺這錢。而是而是有苦衷啊。
按照原先的分配,侯爵家佔大頭,那出錢是不是也要佔大頭?
再說這還僅僅是船錢,還沒算水手的錢,還沒算貨錢,還沒算其他的錢。
這時,張紞又來一句更狠的,“而且這海船呀,不是買回去怎麼使都不壞的!隔三差五的更換甲板,修葺船艙,換風帆桅杆這麼和您說吧,這就是一個無底洞。”
“要不!”李景隆看看郭英,“這事就這麼算了吧!”
“等等!”郭英似乎覺得哪不對,他們明明是想著借朝廷的船隊,私自夾帶,怎麼忽然變成要買船了呢?
“不過嘛,這事也不是沒有旁的辦法!”張紞忽然又道。
郭英眼睛一亮,“嗯,你是讀書人你腦袋聰明,你給說說!”
“很簡單!”張紞笑道,“戶部入股!”
“嗯?”郭英李景隆再次對視。
張紞喝口水,也湊近了些,低聲笑道,“船,戶部來買,無償給諸位使用,但維護麼,大傢伙一塊出錢。”
“這辦法好,省事!”李景隆在旁說道。
“從緬國到大明所有的收益,戶部佔六成”
“憑啥?”郭英瞪眼道,“戶部就出船,然後佔六成?”
“您老聽下官說啊!”張紞笑的笑容很是溫文爾雅,“這賬不能這麼算!你看有了戶部入股,各海關是不是就好說話了?”
“對呀!”李景隆一拍大腿,“少了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