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幾個文臣,面色鐵青的盯著李景隆。
“曹國公,你居然擅自帶藩國王子來京?”
“為何不妥善安置?”
“藩國王子流連風月,大明的臉往哪兒擱?”
“還要娶煙花女子為王妃,如何對藩國交待!”
“李九江!”侯庸大罵,“真小人耳!”
“不是那什麼不是”李景隆被連聲喝罵,不知所措。
“皇上,藩國來朝何等大事,怎容曹國公胡鬧?”老臣凌漢也開口道,“莫說一國,即便是民間百姓,也要以禮待客呀!”
朱允熥再次咳嗽兩聲,掩飾尷尬,“這事也是湊巧了!曹國公出海南洋。有一小國仰慕天朝,所以王子要來見識下天朝繁華。也不算什麼正式的朝貢,是以朕就沒讓他張揚!”
“他來,就是朝貢!”都御史嚴震直鬍子都顫抖,“不然他來大明幹什麼?藩國外邦,必須朝貢稱臣!”
說著,瞪著李景隆,“那王子何在?”
而候庸則是看著李景隆,“臣斗膽問皇上,曹國公出海南洋所為何事?”
“這”朱允熥也瞪了李景隆一眼,平日你又奸又靈的,怎麼把話說到這上了,總不能跟這些文臣們說,你出海去占人家地盤去了吧?
“臣可是聽說,前些日子曹國公回京之後,光是金沙就裝了好幾船!還有無數珍寶!”侯庸又道。
他們這些大臣不是不知道,而是找不到合適的時機發難。
“臣還聽說,這些日子那些老勳貴們,滿世界重金招募水手!”侯庸又道,“皇上,請給臣等一個明白!”
“是這樣!”朱允熥也被問得煩了,隨手道,“不是不讓諸愛卿知道,而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上半年有海商獻上一種作物,名洪薯!”
這事和出海的事一樣,都瞞著這些文臣們。老爺子也好朱允熥也罷,都希望自己的耳根子清靜一些。也都想著等洪薯豐收了,在群臣面前顯擺。
再說了,等洪薯成熟,官員們欣喜若狂的時候,再當作突破口打破海禁,就順理成章。
不過今天,瞞不下去了。
“那紅薯朕吃過,味道不錯。”朱允熥繼續道,“據說是能畝產數十石,且不挑地,山地平原都可耕種,耐寒耐澇”
哪想,不等他說完,臣子們都雙眼通紅,大聲質問,“此物在何處?”
“就在我家莊子裡種著呢!”李景隆道,“我出海也是奉命,把精通種植此物的番人還有糧種都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