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著,風雪停,韃子也該上來了。”
“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來,到時候誰慫,砍誰的腦袋!”
李景隆一邊說著,一邊給排隊過來計程車卒分發肉湯。
忽然,他看見面前過來,一個年輕計程車卒,年紀最多隻有十四五歲,便張口問道,“你是哪個營的?怎麼這麼小就來當兵了?”
年輕計程車卒有些膽怯,抱著飯碗,“俺是步軍的,俺家是軍戶,俺哥戰死了,俺要頂上!”
李景隆放下勺子,“叫啥?”
“李大旺!”年輕士卒回道。
“哎,還是本家!”李景隆大笑,看著對方身上被風雪摧殘的戰襖,“你哥在哪裡戰死的?你爹呢?”
“爹先戰死的,在大同。哥後戰死的,在高麗!”
頓時,李景隆心裡一酸,“家裡其他人呢?”
“還有嫂子和侄兒!”李大旺靦腆的一笑,“娘早死了,爹拉扯俺和俺哥,打仗得了賞錢和田地,給俺哥娶了媳婦,生了娃。到了俺這,必須要補丁,不然田地就留不住了!”
李景隆聽得意外,他手下的兵有一部分是平安留下的,大多是京營的兵馬,就算家裡人戰死了,也不可能把田地收回去的。
“你是哪人??”李景隆又問。
“俺是山東銀!”李大旺說道。
頓時,李景隆明白了。這少年軍卒,是外地人充入京營的軍戶,也有可能是罪民軍戶,或者是家裡犯罪充軍。這樣的軍戶,在軍中比傳統那些世代打仗的軍戶之家,低了許多。
此時的大明,雖有幾分高薪養軍的味道,但許多充軍的軍戶之家,日子過的都不好。
“大旺,好名字!”李景隆給對方的碗裡,裝滿了骨頭和熱湯,“多吃些,吃了有勁殺韃子!”說著,他繼續笑問,“大旺呀,打了勝仗得了賞錢,想幹啥?”
李大旺把凍僵的手放在湯碗上暖和,憨厚的笑道,“帶回家,給俺嫂子!”
李景隆笑道,“長嫂如母,理當如此!”
忽然,李大旺有些羞澀,“俺跟著百戶從老家出來的時候,俺嫂子說了,等俺回去過日子呢!”說著,低頭,小口的喝著熱湯,眼神中滿是嚮往,“俺嫂子說了,俺回去之後過日子,侄兒就是兒子,家也還是家哩。家裡的地,沒人收回去,俺還是個勤快人,不打她不罵她”
他的聲音,順著風傳出好遠。
這一次,沒人笑話他。
李景隆看看本家少年,開口道,“從今天起,你給我當親兵。等你回家的時候,老子給你送一份大禮!”
“阿?”大旺木訥的抬頭,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