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心裡紛紛破口大罵,但朝堂之上老爺子沒準,他們不敢開口。再者他們笨嘴笨舌,說也說不到點子上,只能腦子裡大吼三字經。
“諸位公侯!”哪知,方孝孺話頭轉向了他們,“下官知,諸位當年艱難。更知諸位九死一生,才換來傳家的田地。可鳳陽一地,田地都在諸位手中,百姓如何過活!”
“汝等家鄉在鳳陽,鳳陽百姓卻在背後戳你們脊樑骨。整個鳳陽城,近半數百姓都在你們家中做佃戶。每年的租子分文不少,若有荒年還要跟你們莊子上借貸。”
“蒙元末年,淮西便是如此,田地都在大族手中,百姓賣兒賣女死中求活。如今諸位都是國家大臣,不以天下為先,反而又要讓家鄉父老,在受此磨難嗎?”
“這”
武人勳貴們互相看看,只覺得心裡憋氣,卻說不出話來。
那些田土是他們賣命換來的,和百姓何干?
這些窮酸文人,說起這些來頭頭是道,髒水一盆又一盆,奶奶的!
忽然,勳貴之中有人出列奏道,“臣,有本奏!”
眾人一看,頓時眼睛一亮。曹國公李景隆,在武人之中是能說會道的,定能讓那些窮酸文人好看。
“奏來!”朱允熥道。
“臣,慚愧!”李景隆叩首,“聽了方學士的話,臣慚愧萬分!”
頓時,武人勳貴們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他,一時間李景隆成了殿中的焦點。
“臣前些日子跟殿下回中都祭功臣廟,臣祖父畫像掛於廟中,音容笑貌仿若昨日!”
“父祖創業不易,當年不過淮西黔首,受盡人間困難,其苦慘絕人寰!”
“虧皇天庇佑,幸託明主,才有今日富貴!大明,乃是天下之大明。不能因為臣祖父輩微有功勞,就讓鳳陽父老受苦。”
“更不能因為一己貪念,使大明蒙羞,使君父憂愁!”
“耕者有其田,方為盛世。臣父,臣祖,昔日為大明而死戰,後世子孫怎能為區區田土,讓百姓受窮困之苦!”
“陛下,太孫殿下,臣願把鳳陽李家勳田獻給朝廷,發還百姓,使民安樂!”
咚咚,說完,重重的叩首。
武人勳貴們看著李景隆的眼光變了,頗有些咬牙切齒。
“日你先人,你李景隆他孃的吃裡扒外?”
而御階上,坐著的朱允熥卻在心裡發笑。
“李景隆,小詞兒整的挺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