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有對資訊的收集基本都來自於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而這些所有的感覺,卻基本都是作用於外界環境的,因此人類對身體之外的瞭解會比自身身體之內更加具體的多。
而對於自身呢?如果沒有疼痛,飽脹,酸澀等等感覺,人們是不會知道自己身體內部發生了什麼的,而就算有那些感覺,那也往往很難準確判斷具體情況。
這也是人們經常生病了卻不自覺,損傷了卻不自知的原因所在,而華國的傳統武術,在技擊方面也許與其他國家的搏擊術相比,沒有太過於明顯的優勢,但是在對身體的瞭解和開發上,卻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
葉陌的這個變化,或者說這一次的突破,無疑有著他深厚的詠春拳修為的關系,但是也許也有著他精神力達到如今這樣強大所帶來的促進作用。
隨著他達到現在的境界,葉陌的感官從外界延伸到了身體內部,而透過這樣直觀的對身體的瞭解,他所能發揮的肉體力量必將更為強大。
這就好比兩位將軍,一位透過電話指揮一支軍隊參戰,一位透過全息投影指揮同樣配置的軍隊參戰,兩者的戰果必然天差地別,對於同樣的這一身肌肉群,無疑此時的葉陌運用起來效率會高得多。
不過這卻不是葉陌唯一看重的,他更在乎的是透過這次突破,讓他看到了肉體和精神之間那種隔閡的突破。
葉陌既然練習詠春拳,自然對於詠春拳的內修法有深厚的認識,在葉陌的詠春修法體系中,內修是與外修結合在一起的,講究的是在小念頭等套路、樁功修習的時候,要結合特定的呼吸和精神引導,以此來達到更好的效果。但是透過他的親身驗證,葉陌承認詠春拳的內修法有利於人體機能的提升,甚至也許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但是要說真正練出超出肌肉作用的其他神奇力量,顯然以如今葉陌前無古人的詠春修為也沒能實現。
但是,說完全不能實現也不準確,現在葉陌就看到了某些希望。
華國自古以來就有“精氣神”之說,傳統的內丹學說中,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
什麼是精呢?簡單來說,精包括精、血、體液,可以理解為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什麼是氣呢?中醫所說的氣,既是物質,又是功能。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氣就是正在發揮特定功能的物質、能量與資訊的總括。
什麼是神呢?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它包括魂、魄、意、志、思、慮、智等活動,透過這些活動能夠體現人的健康情況。
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
這些概念葉陌之前也多少都懂得,但是卻覺得更多的只是一種哲學思想,他也擁有中級的中醫技能,很明白這樣的思想是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的,但是他又很明白,這些東西並沒有切實的現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