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開瑤池,席列珍饈,蟠桃會開啟。
一隊仙娥身披霓裳飄然而至,在空中不知何處傳來的曼妙仙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因為在王母面前,休說一眾仙神多為修行多年、正身持己之輩,縱有素日放浪形骸者,此刻也要乖乖地夾起尾巴。故此雖是盛宴,卻絕沒有觥籌交錯乃至吆五喝六的熱鬧場景出現,平日裡交情不錯的仙神之間最多隔著桌案遙遙舉杯、微笑致意便罷。
李靖悄然無聲地向幾個老朋友敬了幾杯酒,隨即安安靜靜一面欣賞歌舞一面用完面前的一桌筵席,只是悄悄施法將那顆甚是稀罕的九千年蟠桃收了起來,準備拿回家與家人分享。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不免心虛地偷偷窺伺他人,卻愕然發現有不少人在做著與自己同樣的事。
在宴會接近尾聲接近尾聲之際,忽地又聽到一名仙官高呼道:“陛下駕到!”
滿座仙神慌忙起身迎接,李靖心中大為詫異,心忖這玉帝既是要來,怎都應該在筵席開始之前到,哪有等即將結束時才來的道理。
在不少於李靖抱著同樣心思的仙神狐疑之際,玉帝已經進來寶閣,他的面色依舊保持著素日的深沉,看不出是喜是怒。
王母也起身相迎,而後和玉帝一同歸座,隨即沒頭沒腦地問道:“陛下,事情如何?”
玉帝輕輕點頭,答得同樣沒頭沒腦:“百年之功,今日總算功德圓滿。”
眾仙神愈發迷惑。不明兩人話中所指,卻見到玉帝從袖中取出一個黃綾卷軸。
見到此物之時。在場的許多人都變了顏色,李靖也認出那竟是自己曾有幸在封神臺遠遠看過一眼的封神榜。
玉帝將這封神榜拿在手中。雙目緩緩掃視一週,朗聲道:“今日蟠桃盛會,眾仙神濟濟一堂,朕趁此機會宣佈一事。百年前的商周之戰,有許多修行之士捲入其中,因之而身死道消者不計其數。此中雖有封神之劫的影響在內,卻也未必不是修士過多幹預世俗而招致的果報。有念於此,朕已請示過鴻鈞道祖,並與多位同道相商。共同決議將天人兩界分隔開來,只留東南西北四大天門為兩界往來同道。
“封天之後,人間修為最高可達還丹之境,如欲進一步突破便須進入天界。反之,天界若有修為高出此還丹之境者進入人間,超出的修為會自動封印,回到天界後才可解封。”
聽玉帝將這石破天驚的訊息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滿座的仙神無不驚駭。
李靖則想起在人間時再往火雲洞拜見師父伏羲以及兩位師叔神農、軒轅時,他們說到不日將把火雲洞遷往天界。昆侖山那邊的元始天尊更是先一步將玉虛宮搬走。只留下姜子牙開闢昆侖一脈繼承闡教道統。看來他們都是事先得知此事。
玉帝卻不管眾仙神是何反應,揚手將封神榜祭在空中。那黃綾卷軸在空中展開,被一陣清風吹拂,飄飄蕩蕩來到瑤池寶閣之外。直入浩蕩青冥之中。
展開的封神榜在空中無窮無盡的延展開來,霎時間化作一片金黃色氤氳光雲鋪滿整個天宇,在光影之中。隱約可見天之日月星辰,地之山川河流。包羅永珍。
玉帝隱含無盡威嚴法度的聲音再次響起:“三百六十位正神何在?還不速速各歸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