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封神大天王境界等級劃分>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朝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朝歌 (1 / 2)

以姬昌與姜子牙為首,包括心中尚有幾分怨氣的鄂順,眾人一起出營來迎接李靖。

大家方到轅門,李靖已騎乘黑焰駒,身後跟著六個弟子與三個兒子,先身後的大軍一步趕到。

兩邊的人各自上前相互見禮,很是嘈雜紛亂了一陣子。

寒暄已畢,眾人同到中軍帳內坐定,李青璃和袁野自然順勢站回李靖的身後。

李靖向眾人拱手團團一揖,歉然道:“李靖因有些瑣事纏身,故此晚來一步,有勞諸位久候,望乞恕罪。”

姬昌、姜文煥連道無妨,鄂順縱有不滿,卻也不便當面發作,只得哼哼哈哈地隨著兩人應答幾句。

姬昌笑道:“如今八百鎮諸侯盡聚於此,不日即可起兵入朝歌,清君側、整朝綱、重塑成湯社稷。”

“大王此言差矣!”李靖忽地起身道,“紂王無道,殺妻滅子,誅戮忠良,殘虐萬民。正所謂‘罄南山之竹而書罪不盡,揚東海之波而流毒無窮’。其獲罪於天,不惟己身遭天之棄,亦使成湯氣數到此而終。大王正該上恭天罰,下應民意,誅暴君而再造乾坤,豈有重塑成湯社稷之理?”

姬昌見李靖如此捧自己的場,心中不由大喜,但面上卻絲毫不露聲色,反而連連擺手道:“李侯爺何出此言?姬昌世為商臣,豈能行此悖逆之事?”

一旁又有姜文煥起身昂然道:“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昔日堯有天下。其子丹朱不肖,遂禪位於舜;舜有天下。其子商均不肖,遂禪位於禹;禹之子啟有德而承父業。其後裔桀失德而為湯放逐,天下複歸於商。如今紂複失德,正該由賢者取而代之。此乃順天之舉,何言悖逆?”

李靖和姜文煥既已牽了頭,他們所屬的東、北兩方的四百鎮諸侯自然要隨聲附和,西方的二百鎮諸侯亦在姜子牙的暗示下上前進諫。南伯侯鄂順本來尚有些想法,見此情形亦不得不順水推舟,領著南方二百鎮諸侯上前勸說。

姬昌再三推拒,眾人再三進言。彼此相持不下。

到後來李靖索性半是勸說半是威脅地道:“吾等會於此地,無非為立賢明之主而重建太平之世。今大王只是不應,豈不冷了天下諸侯的一片赤誠之心?若大王仍然推拒,大家索性各自散去,日後天下難見太平,盡是大王之罪!”

見李靖將話說到這個地步,姬昌只得“勉為其難”地讓了一步,答應暫時代理諸侯會盟的盟主一職,日後之事。還要等拿下朝歌之後再另行商議。

群龍有首之後,近百萬大軍隨著姬昌的一聲令下,浩浩蕩蕩揮師西進。前軍抵達朝歌之時,後隊尚未開拔。軍容之壯,可見一斑。

如此非止一日,大軍盡抵朝歌。將這座天下首屈一指的雄城裡外三層團團圍困。

早有人將此事報入宮中,此刻紂王終於暫時從三妖所化的蘇妲己、胡喜媚和王琳琅的溫柔鄉中脫身出來。重開荒廢日久的朝會,與眾文武商議對策。如今的成湯朝廷之內。文武之才已凋零殆盡,餘者若非善於逢迎吹捧的奸佞之輩,便是終日無所作為的庸碌之才,堪當大任者已是一個也撿不出來。

一群人在朝堂上計議半日,卻拿不出一個解決眼前問題的有效方略。最後還是紂王拿出幾分當年的膽氣魄力,拍板決定親率城內守軍出城,打算先憑自身勇力勝上幾陣,挫一挫各路諸侯的銳氣,而後再籌謀破敵之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