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龜丞相之言,敖光精神一振,忙問道:“龜丞相所說的是哪件寶物,孤怎不知曉?”
龜丞相笑道:“陛下忘了,在我東海海藏之內,有一塊定海神珍鐵,不僅分量十足,鐵質亦屬絕佳。何不便將它送與袁公子,由他自行改造煉製成合用的兵器,豈不甚好?”
敖光鼓掌道:“若非龜丞相提醒,孤卻是忘了此物!甚好,孤便將此物送與袁賢侄。”
計議已定,敖光轉回來對李靖道:“袁賢侄如此神力,尋常兵器怕是不合他使用。方才愚兄忽地想起我東海還有一件寶物,乃是當年大禹治水時用來測量江海深淺之用的一根定海神珍鐵。只是此物分量極重,搬運不易,還要請賢弟與袁賢侄隨我親自走一遭。”
李靖聽到敖光不用自己旁敲側擊,便主動提出這件事,登時大喜道:“難得兄長如此費心,煩請指引道路。”
當下敖光在當先引導,領著李靖和袁野繞到水晶宮後面的一處海藏,手指前方豎立的一根黑黝黝柱子道:“賢侄你看,那便是神鐵,你可去試一試分量。”
冥冥之中彷彿有一線緣分牽引,袁野的目光一落在那柱子上便再也移不開,他加快腳步走到那柱子跟前,見那柱子是渾鐵之質,約有鬥來粗細,兩丈餘長。他將一雙長臂展開,環抱住柱身用力向上一抬。在一陣隆隆悶響聲中,那柱子的底部登時離地數尺。
袁野又輕輕將柱子放回原位,轉頭對李靖道:“叔父。這家夥的分量倒是正好,只是尺寸不大合適。要短些細些才好。”
話音未落,那柱子立時便短了數尺。細了一圍。
“這是……”敖光看得一呆。
袁野看到敖光神色有異,再回頭去看那柱子,登時發現這變化。他本是極其伶俐之輩,心中立時便有了忖度,便試著又念道:“再短些,再細些。”
這一次那柱子便在他目光注視之下收縮變小。
袁野心頭狂喜,嘴裡連聲念誦,不一會兒那柱子便縮成了一根八尺長短、雞卵粗細的一根鐵棒,拿到手中時。見這棒兩端各有一道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靠著其中一頭的金箍下面鐫刻這一行小字,乃是“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
“好一個如意金箍棒!”袁野發一聲長笑,便在空出來的海藏中擺個“舉火燒天”的起手式,隨即將自己融合袁洪和李靖兩人之長自創的一路棍法施展開來,將方圓百丈之內的一片空間攪得風雷激蕩。
李靖搖頭失笑,喚道:“不要只顧耍瘋了,得了如此趁手的兵器。還不快來拜謝你伯父!”
袁野聞言忙收了棍勢,搶步來到敖光身前下拜,誠心實意地道:“伯父賜寶之德,小侄沒齒不忘。日後伯父但有吩咐。小侄定不辭犬馬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