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聖道門
聖道門在華州的地位此時有些尷尬,當初創立的本意是和因為尼德蘭人而傳播開來的西方宗教抗衡,當時創立的時候,華州從大陸遷移過來的流民裡面,道士和尚的數量本就很稀少,發明無煙火藥的陳沖的地位不管是從官方來說還是從私下來說,都是最高的,所以他也就是稱為了聖道門的掌教。
來自陝西樓觀臺的陳沖道人,倒真是淡薄名利,坐在這個位置上之後,每天只是醉心於他的煉丹之學,所做的無非是按照華州官方的意願寫出了教義,然後對於教中的細務並不是太關心。
這個聖道門,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所以說,他的教義頗為的有趣,道家講無為,講今世修行,聖道門卻是講無病,講今世奮進。實際上已經是比照真正的道家,還有所謂的道教差的千萬裡了。
聖道門的教義裡面有個頗為附會的解釋,把道家的“無為”說成是“無病”,文字不管是如何的謬誤也不會這樣,不過大家誰也不會去較真,捏著鼻子都認了。既然說是無病,聖道門對於醫術是極為的看重,教中的子弟,大都是醫生或者是醫生學徒出身,這些人被稱為藥師。
這些懂得醫術和藥理的醫生和學徒們,有一部分是在民間救助疾病,還有一部分是在軍中作為軍醫。治病救人才是最實在的事情,任你說的天花亂墜,也不如這種實實在在的幫助別人效果來的好。
若要被藥師們毫無保留的治療,而且事後只需要繳納比較少的診金,那就需要你加入聖道門稱為信徒,每月繳納很少的香火錢,稱為奉獻。
這個東西實際上看起來和江峰沒有穿越時候的醫療保險很有些相似的地方,不過江峰在其中卻沒有出什麼大力氣,華州的工商色彩讓很多經濟方面的東西都提前出現了,軍隊需要聖道門的軍醫,民間需要聖道門的藥師,內衛機構需要聖道門刺探民間的聲音,情報機構需要聖道門在大明和白蓮教等等地下邪教抗衡。
有如此多的人需要,若是個熱心名利,看不清形勢的人主持教務,肯定是要大肆的招收教徒,不過陳沖雖然平時不管教務,把所有的事情都是丟給聖道門的道官主持,唯有此事始終是堅持不變,那些繳納香火錢,宣佈信奉的人都只能是信徒,要成為教徒,必須是懂得醫術或者是有些基礎。
郎中和大夫本就是比較稀缺的職業,聖道門把華州境內懂得醫術的人都是蒐羅到門下,然後半是高薪利誘,半是綁架威脅的,把北方的郎中和大夫什麼的遷過來不少,這樣依舊是不夠,無奈之下,聖道門只能是模仿華州開設的各種講堂,開了聖堂,這聖堂是選取那些經驗豐富的醫生作為老師,頭腦清晰的年輕人作為學生,講授治病救人的法子,若是學業有成,就可以被稱為藥師。
選取嚴格,出來的人都是懂得醫術的人才,華州對這樣的機構自然也是極為的重視,對於預算極為摳門的商人和司庫官員們,也不吝惜錢財,有專款撥下,每個被稱為藥師的人都有一筆不菲的薪金。
因為待遇豐厚,地位崇高,所以對於稱為藥師和信徒的資格也是卡的極嚴,加上陳沖對這個原則非常的堅持,慢慢的,聖道門的教徒藥師,只是在每年的聖堂畢業的學員裡面而出。
在聖道門之中,雖然掌教陳沖出身樓觀臺,對於道家精義極為精通,此外還喜歡做些和樓觀臺傳承有所背離的煉丹之術,不過他卻不是太欣賞那些只會講述道教經義,卻沒有什麼真實本領的人。
所以在聖道門升遷,永遠都是那些懂得專業技能的人得到最大的好處,升遷最快,這樣的結果就是,聖道門除了個別的幾個人,其餘的人對於教義都不怎麼精通,卻都是有一門專業的技術,或者是懂得醫術,或者是對於煉丹精通(已經是很接近實驗化學)。
教徒少數,信徒眾多,而且信眾主要是為了他們的治療才來參與,對於政權並沒有什麼威脅,並且信聖道的人不得改信他教,尼德蘭人帶來的加爾文教會傳播勢頭也是遭到了遏制,聖道門對於華州來說,有益無害。
江峰和劉順驊正是看到了這個勢頭,原本就是為了和西洋教會對抗而建立的聖道門,雖也沒有想到居然有衛生部門的作用。聖道門也被華州納入了自己的體系之中,聖道門掌教相當於華州六司的級別,也就是說,陳沖在官方的序列裡面,地位和司庫,司農這等執掌一方的大員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