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正事吧。”
掩飾在成熟的談話中永遠都是有用的選項。
因為在這樣的談話中,求與付與實力公正而對等,人的所思所想會被降到最次要的地位,只要臺階足夠舒適,哪怕被罵娘都是可以被輕易揭過的話題。
雙方只需要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把談話進行下去的意願。
意願在前,卡門全無尷尬地快進到正題,法拉明和莎倫為兄妹倆搬來椅子,等他們坐下,就一左一右站到卡門身後。
“長話短說。”卡門翹起腿,慵懶地靠上椅背,“德雷克商會下屬資產管理公司下設的工礦集團將正式入駐哈特福德,規模預期包括一座五萬噸產能的鍊鐵廠,三千噸規模的鍊鋼廠,康涅狄格河畔一座專用的鐵砂碼頭,總建設期20年,總投資額60萬英鎊。”
開幕雷擊!
科林斯基不是哈特福德那些衣食無憂的庸碌二代,庶出的身份讓他的人生充滿危機感,同時也有用之不竭的上進心和求知慾。
他是個野心與能力並存的年輕人,也只有這樣的年輕人才能理解卡門口中那一連串數字的意義。
隨著蒸汽時代的來臨,鋼鐵正在各行各業表現出越來越重的份量。
有識者們都認為鋼鐵終將成為國家的肌肉,在不久的未來,其產能將成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重要指標。
五萬噸粗鐵產能究竟意味著什麼?
奧廖莎心儀的那位羅伊是格林家的庶子,科林斯基和他志同道合,不止一次聽他豔羨過當世強國強大的生產力。
科林斯基記得,大不列顛王國1780年的粗鐵產量是20萬噸,法蘭西較大不列顛略勝,年產在25萬噸上下。
美利堅在這一點上與老牌的強國全無可比性,在波士頓和紐約兩大製造核心的需求下,新英格蘭囊括了全國七成以上鋼鐵產能,去年的粗鐵產量是……3萬6千噸。
附帶一提,作為康涅狄格最有實力的鋼鐵大亨,格林家的鍊鐵廠產能是6500噸。至於鍊鋼?似乎聽說過紐約和波士頓各有一家規模不大的鍊鋼廠,反正康涅狄格是沒有的。
七成等於3萬6千,十成約等於五萬噸……德雷克要在哈特福德建廠,計劃把全美的鍊鐵產能翻上一番……
科林斯基像溺水的魚一樣張著嘴:“澤……澤維爾女士,為什麼……”
“為什麼要在哈特福德建廠?”
“是。”
“因為地理優勢。”卡門換了一個坐姿,“哈特福德毗鄰康涅狄格河,我們在非洲的鐵礦經粗篩後可以海運至紐黑文,再轉至大載量的平底船直達廠區,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的成本,同時享受新英格蘭高水準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