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搖鰭,又稱舭龍骨,其一般裝於船中兩舷舭部,剖面為翼形,又稱側舵。
因為其外展不能超出船截面的框線,鰭的面積不能無限擴張,所以常分作可收放與不可收放兩類,不可收放又分為艏艉鰭與中鰭兩類。
這種裝置說白了,基本原理就是透過擴大船底寬度來提升升降兩道作用力的抵消作用,以此達到減少橫搖、維持穩定的目的,且航速越高,效果越好。
特別是不可收放的型別,因為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原因在後世應用尤為廣泛,連小漁船上都有裝備。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如洛林這樣在後世與海航沒有任何交集的人才能知道它,而且全然分不清這究竟是老前輩的智慧還是科技的閃光。
總之,洛林提出了整場會議中唯一一個建設性意見,且只用了不到五分鐘就讓三位大匠吃好吃透,完美解決了新型艦在炮擊中橫搖過大的問題。
方案研討勝利結束,洛林幾乎看到了三年之後,一艘傳奇將橫空出世,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的模樣!
臨近散會,克倫突然問:“船長,你想過這艘船的名字麼?”
“名字……”洛林只沉吟了片刻光景,“在維京人的信仰中有一群騎天馬的女武神,她們穿著鎧甲、佩著利劍穿梭在人間的戰場,不將任何一方視作敵人,只從中挑選戰死的勇士,把他們引向瓦爾哈拉。”
“她們是勇士們最擁戴的神靈,被尊稱為尋找英靈者,巡遊戰場的女武神,瓦爾基里。”
“我覺得,這是為這艘船量身定作的名字,我喜歡它。”
“瓦爾基里……麼?”
洛林重重點頭:“私掠特型三桅蓋侖快速帆船,瓦爾基里。她是我們未來的旗艦,一艘註定要成為傳奇的偉大戰艦!”
……
這個世界,現在,未來,無人能預估它發展的方向,就像命運不可被揣摩,哪怕是諾雅這樣受到塔羅詛咒的女巫,也不可能得到真正準確的答案。
這一點,洛林最近的感觸尤為深刻。
來到波士頓前,他不斷計算著因果、得失,曾把美國精英的人情當作最大的紅利,也從未想過自己真的需要付出代價。
結果命運就給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恥辱之夜,寒鴉號用最慘烈的方式走向落幕,被人生生炸燬在非航之時,倒在了碼頭的泊位上。
洛林試圖去找到真相,可竭盡全力也查不出蛛絲馬跡,無論是幕後的元兇還是臺前的幫兇,無論是誰,都尋不到該死的蹤影。
而在調查陷入僵局的同時,另一條路卻意外的通暢。
他很快找到了合適的新船,不僅找到了船,還遇到了最適合他的船廠和旗艦。
海特造船廠易主,瓦爾基里定稿,船廠在資金的注入下一天比一天興旺,三座空置的船塢已經先後重啟,最多再有一個半月,就連停滯半年之久的一號船塢也能重新響起機器的轟鳴。
1779年11月6日,洛林停留在波士頓的第13天,即瓦爾基里定稿後第5天,海特和克倫陪著他參觀了重新啟用的三號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