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的日子裡,形似後世天文臺圓頂的半封閉球型炮臺是勒羅貝爾碼頭上最知名的歷史景點。
它們見證了勒羅貝爾乃至整個馬提尼克光輝的開拓史,自信,自尊,自由,堅不可摧,戰無不勝。
八米高的雙層炮臺修建在四米高的石制平臺上,從外壁到挑層都是用本地產的制密青石雕砌成型,支撐的框體是做過幹化和防腐處置的堅實橡木,哪怕石壁剝落,也可以抵禦重炮直擊。
它的外廓幾乎實現了全方位的封閉,只在後五分之一處留白露天,對著港口的方向,專用於排煙和人員脫逃。
它的內裡則配置了兩百年前最先進的前膛重炮,上二下四一共六門。
三噸重的銅炮有四米多長,配有專門的滑炮軌道,能夠覆蓋面前三十度角,最大射程一點五公里。
粗大的膛口可以輕鬆容納消瘦的年輕男人出入,若是交由童工清理,便是再隱秘的角落也不會留下汙垢。
正因為這樣便於保養的設計,這裡的炮臺歷時兩百多年依舊保持著巔峰時擊的迎擊能力。
它們是勒羅貝爾人心中的保護神,只要它們安然無恙,就算是眼下被英國人圍城的糟糕狀況,勒羅貝爾人也有扛過戰禍的勇氣和決心。
因為在他們看來,英國人的戰艦接近不了勒羅貝爾,只要堅守上一段時間,強大的防衛艦隊就會衝進海灣,把這夥掛著米字旗的海盜連同他們的破船一道送進地獄去。
防衛艦隊,萬歲!勒羅貝爾,萬歲!
堅信著勝利的勒羅貝爾人扛著槍在無光的街巷上小聲歡呼,沒有一個人想得到,眼下正有一個女人,像蜘蛛一樣攀爬在他們引以為傲的炮臺上……
鬆開左手,上移肘關節,至半臂距離,落下。
然後是右腳,右手,左腳,回到左手,週而復始。
海娜所使用的是主要流傳在男性阿薩辛之間的蟲鬥術,還是其中最極端的攀爬技術之一。
技術本身沒有多餘的名字,技巧上則參考了多足蟲類足間的倒刺,用繃帶在手指和腳指肚固定細密且朝向統一的斜鋒,透過緩慢摁壓完成有限借力,支撐身體在不可能攀爬的環境作到無聲攀爬的效果。
因為斜鋒的利用模式是以量取勝,技術對鋒刃本身沒有過多的材質要求,刀尖,針頭甚至極端環境下的石緣、木刺都可以勝任。
但也因為攀爬純粹依靠十指的力量,大部分女性因為先天條件所限,根本無法實現技術效果。海娜因為父親和弟弟的原因進行過系統的學習,但也無法達到阿薩辛標準中最低限度的要求,攀上一座二十米標高的垂直城堡。
她的體能極限是垂直十米,而炮臺除了最初的四米底座,球壁的角度始終保持呈比例增大,這才給予了她難能可貴的登頂可能。
她靜靜地攀在壁上,速度不快也不慢,輕盈穩定的動作最大限度消減了噪音,哪怕僅僅相隔一堵石壁,炮臺裡的人依舊沒能發現這道遊牆而至的威脅。
海娜就這樣攀到了球面的最高點。
四肢的力氣幾乎用盡了,但她畢竟跨過了對她而言最大的難關。
她輕緩地喘息了幾聲,彎腰鬆開手指和腳指的繃帶,褪回裸露的面板,小心翼翼把解下的繃帶收回到口袋,又從口袋裡換出吊索。
吊索是接下來的關鍵。
炮臺尖頂必不可少標記所屬的旗杆,海娜把吊索纏在杆上,合身下墜,以頭下腳上的姿勢,如蜘蛛狩獵般把自己吊到二樓的躍層。
無星無月,無燈無火,半封閉的炮臺形成乍然收攏的黑暗,不僅剝奪了海娜視物的能力,也把她完美藏進陰暗,化身為倒吊的幽靈。
她閉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