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西歐,動盪的北美。
1775年4月19日,波特蘭英軍奉命往康科德查抄私藏軍火。他們路過萊剋星敦的草地,偶遇正在進行射擊訓練的民軍……
北美獨立戰爭就從這一場啪啪啪的打臉開始。
萊剋星敦之戰,英軍死傷286人,潰敗。
1775年6月14日,全美大陸軍組建,次日,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
1776年7月4日,大陸議會發表《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宣佈誕生。
大不列顛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面前表現得異常笨拙。
一方面,自上一任新大陸艦隊提督艾利亞.德雷克男爵在上任途中意外殉國,海軍方面始終沒能挑選出合適的繼任者。
強大的新大陸艦隊長時間處在群龍無首的混亂當中,直到1777年中,才終於等來他們的新提督彼德.帕克爵士。
另一方面,殖民地陸軍又身陷在另一種形式的混亂。
1776年初,約翰.伯戈因就任加拿大地區總司令,與時任北美地區總司令的威廉.豪分庭抗禮,成功把人數本就不多的英軍一分為二。
為了與同級別的同事融洽相處,兩人進一步把軍隊分得更細,制定出規模宏大的【新英格蘭分割戰役】,兵分三路,向紐約州奧爾巴尼進兵。
這是一次可笑的軍事行動。
三支互不聯絡的部隊,兵微將寡的巴里·聖雷德格上校早早被美國佬趕回出發地。
豪司令在半途改了主意,轉道賓夕法尼亞,攻佔大陸議會所在的費城。
唯有老實巴交的伯戈因司令領著區區7000士兵堅持不懈地向著目標持續進發。
他的部隊先是攻佔了泰孔德羅加要塞,又在哈德遜河與美軍主力迎頭相撞,孤軍無守,彈盡糧絕。
1777年10月17日,約翰.伯戈因在薩拉託加斯普林斯北部帶領部下向美軍投降,史稱薩拉託加大捷。
薩拉託加大捷改變了一切。
自1778年2月開始,法蘭西、荷蘭、西班牙先後承認美國獨立,龐大的艦隊開赴北美。
一夕之間,大不列顛的敵人從“不配被稱為對手”的鄉巴佬們,一下變成了半個世界。
早春的信風吹起來,掠過廣闊的大西洋,把戰爭的訊息帶回歐洲。
這裡是海洋強國們的根本,國王們依舊談笑風生,努力維繫著最後的剋制,但戰爭的號角……卻早已在商人的世界吹響了。
……
1778年4月,埃爾金黑港。
亞提斯美人號緩緩泊入了平靜的港灣,皮爾斯插著褲腰晃下船,就如當年的洛林那般,嘣一個先令彈出去,精準地落在引航員的手心。
一晃兩年,當年小小的皮爾斯高了許多,也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