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熙熙攘攘的中央港區,夜裡,集中了黑港倉庫的臨海港區和碼頭區一樣安靜。
港區裡的人不是在中央港區逍遙就是躲在各自的倉庫裡,輕易不願出來走動。
這給洛林行事帶來了不小的方便。
在從皮特處得知了老巴里的倉庫位置,又經過實地考察和老漢薩的確認,洛林和海娜對照著簡單的草圖,商定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入夜後不久,皮特的馬車慢慢駛入碼頭區,在靠近臨海港區的一面停穩。
二人又一次兵分兩路。
洛林孤身站在海邊,抬頭看了眼兩裡外燈火零星的港區,一躍,入海。
……
臨海港區是整個黑港歷史最悠久,儲存也最完好的建成區。
在幾百年前,在黑港還是瑟堡的時候,這片港區是法國人的軍港。
除了更深、更寬的泊錨碼頭,法國人還沿著海岸建造了十幾座寬大的乾溼船塢。經過後期改建,如今成了黑港條件最好的水門倉庫。
水門倉庫是特型倉庫,一般分作相連的前中後三倉。
前倉最大,有向海的寬大水門,倉庫裡設有至少兩道不露天的泊船道,是當年的溼船塢。
中倉略窄,但更高聳,正中是以前的幹船塢,商人們把下海壩填實,改建成了純粹的倉庫。
因為倉頂高聳的關係,沿著倉壁還有兩大排吊房,一般被用作工人宿舍。
後倉是最小的倉,曾經是船工和海員的住所,經過改建,現在則成了商會老闆與核心骨幹的豪宅。
洛林在水底睜開眼睛,眼球外罩了一層透明的復瞼,乍看不出,卻堅韌密實,保護他的眼睛不受鹹澀的海水和臨港的漂浮物所傷,可以自如地在水下視物。
各種各樣的聲音透過海水傳進耳朵,幾里外入港的商船破水而行,輕柔的海浪拍打岸堤,還有人在海邊釣魚,若有若無,也不知在跟誰說話……
每個聲音都那麼地清晰可辨,他能認清方向,也能知道大致的距離。
捕鯨人血脈帶給他的好處還不止聲納。
他的呼吸變得綿長,身在水底,可以數分鐘不覺得弊滯。
他的泳姿像魚,雙腿一擺,身體就滑出數米。
只不過幾次換氣的功夫,他已經深潛到臨海港區,無聲地接近了港區三號水倉。
而另一邊,海娜脫掉寬大的罩衣和笨重的皮靴,像靈貓一樣翻上倉頂。
她乘著夜風向前疾奔,縱身騰躍過空無一人的街巷。
四肢觸地,她的膝和肘微微彎曲,平穩而輕柔地落上高高突出的中倉頂上,和一隻遊閒的野貓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