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擊敗了秦國之後,趙國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那個戰國七雄之中最為強大的、唯我獨尊的那個國家。
這從韓王然對待趙丹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不知趙王有何事相商?”韓王然說話的時候態度無比的客氣。
即便面前的趙丹從血緣的角度來說乃是韓王然的妹夫,但是聰明的韓王然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大舅子該有的威風,反而卻多少顯得有些謙卑。
韓王然並不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國君對另外一名國君表現出謙卑有什麼值得指責的地方,這在戰國時代幾乎已經是不成文的規定了。
事實上當年韓王然去鹹陽朝見秦王稷之時在鹹陽所遭受的待遇,那才是讓韓王然畢生難忘的羞辱。
和秦王稷的羞辱比起來,僅僅是把姿態擺的稍微高一些,甚至還會和韓王然客氣幾句的趙丹在韓王然的心中無疑就顯得更加的令人心生好感了。
趙丹看著韓王然,臉上帶著讓人如沐春風的虛假微笑,心中想的卻是歷史上的那些史學家對於這位國君的評語。
老狐貍這三個字,韓王然應當是當之無愧的。
歷史上的戰國時代,韓國雖然被秦國越打越弱,但最後還是支撐到了戰國最後十年才亡國,可以說是比較令人意外的了。
不得不說,韓王然的手段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不是誰都能夠把一個不停衰落的國家治理得不生內亂,並能夠在不停失敗的同時仍舊牢牢掌握住最高權力的。
不僅如此,這位韓王然甚至還在秦始皇的時代派出了鄭國這麼一個超級間諜,想要利用鄭國渠來拖垮秦國的國力。
只可惜英明的秦始皇和強大的秦國讓韓王然的這一切謀劃都成為了泡影。
很顯然,這位老狐貍還並不夠狡猾。
後世史學家對於這位國君的評價多是批評他鼠目寸光,只知道耍小手段,重視眼前的小利而忽視了對國家的建設,一昧取悅秦國而並不知道團結其他五國等等。
趙丹今天之所以召見韓王然,正是因為沖著這個缺點而來。
只見趙丹笑著對韓王然說道:“韓王,今日請汝過來相會,其實有一件好事要告知韓王。”
“好事?”韓王然的臉上露出了好奇的笑容,對著趙丹說道:“還請趙王明言,到底是何好事?”
趙丹笑了一笑,開口對著面前的韓王然說道:“韓王可希望宜陽城重歸韓國?”
“宜陽?”韓王然聽到這句話之後先是一愣,隨後眼睛立刻就亮了起來,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對著趙丹說道:“難道趙王有辦法令秦王將宜陽城歸還韓國?”
這倒也不怪韓王然如此失態,實在是宜陽城這座城市,對於韓國來說太過重要了。
韓國之所以能夠在整個戰國期間屹立七雄之列而不倒,宜陽城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宜陽城既是韓國最大的鐵礦産地,同時又是韓國最大的冶煉基地和兵器製造之地。
正是憑藉著宜陽城之中源源不斷産出的兵甲箭矢,韓國士卒才會被蘇秦誇贊為是“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