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丹所帶來的工匠和民夫們的努力下,僅僅幾天時間,一座像模像樣的大營就已經矗立在了洛邑郊外。
雖然只是一座臨時大營,但是這座大營看上去仍然是法度規整,各種建築錯落有致,給人一種整齊莊嚴的美感。
雖然還是戰國時代,但是這時候的建築其實已經很有特點了。
在大營之外建有一座高臺,高臺之上有一大殿,殿前有六面旗杆,趙國的紅旗便在中間偏右的那根旗杆上高高飄揚。
這旗杆是趙丹特地命人所設,看上去有種後世聯合國大會樓前一排排國旗的感覺。
在軍營之外,兩萬趙國精銳負責守衛大營的安全,所有閑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大營和高臺。
趙國大營位於高臺東北側。
就在高臺建起的第二日,第二名國君到了。
來的是韓王然。
看著高臺的這六根旗杆,韓王然面露微笑,對著身邊的韓國相邦馮亭道:“這位趙王,倒是常有出奇之舉。來人,把寡人韓國的旗幟也掛上去!”
馮亭看著旗杆,若有所思。
韓國人將旗幟掛在了最右邊的旗杆上,然後將大營安在了高臺的西南側。
第三個抵達的是秦王稷。
秦國車駕隆隆,兩萬老秦人精銳士兵昂首闊步,聲勢驚人。
看著面前的高臺旗杆,秦王稷一聲冷笑,道:“來人啊,將大秦旗幟掛上,記得掛在中央!”
秦、趙兩國旗幟並列中央,趙在右,秦在左。
秦國人將大營安在了高臺西側。
第四個抵達的是魏王圉。
護衛著魏王圉的是一萬名魏國精銳士兵,一個個精神飽滿,士氣高昂。
魏王圉久久的注視著旗杆,突然開口對著身邊的段幹子說道:“寡人可否取秦國旗幟而代以魏國?”
段幹子身體一顫,賠笑提醒:“大王,秦國現如今尚是霸主之國也!”
魏王圉哼了一聲,深深的看了一眼並列位於六面旗杆中央的秦國和趙國旗幟,恨聲道:“終有一日,寡人必將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