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國京都玉京城。
靜閒居。
凌煙湖畔,凌煙亭裡。
亭子裡坐了五個人!
除了溫煮雨和年承鳳之外,還有蘇亦安,梅放夕和花滿庭。
桌上是八道從聚仙閣送來的精美菜餚。
桌上還有兩罈子酒。
這酒,當然就是畫屏春了。
溫煮雨拍開了泥封,起身斟酒,臉上洋溢著歡喜:
“今兒個晚上,咱們……不醉不歸!”
梅放夕從蜀州來到玉京城就擔任了太學院院正,他醉心於教學之中,少有和溫煮雨等朝廷的官員往來,此刻一聽,頓時俯過了身子:
“莫非有啥好事?”
溫煮雨咧嘴一笑:“梅老夫子……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法子,要不得!”
梅放夕老眼一瞪:“讀書就是讀書!讀好了書,明白了書中的道理,再去聞窗外事,放能見真、辨偽,識其中真諦!”
“好好好,不與你這老夫子辯論。”
“今夜確有好事!”
梅放夕頓時忘記了惱怒,極為期待的看著溫煮雨:“是怎麼個好事?好生說來聽聽!”
溫煮雨入座,端起了酒杯,“別急,咱們先浮一大白!”
梅放夕心裡癢癢,但無可奈何,只能和眾人舉杯,一起幹了一杯。
溫煮雨抹了抹嘴,又起身斟酒,梅放夕卻忽的站了起來,從溫煮雨手裡搶過了酒罈子。
“斟酒這事老夫來,你趕緊說說!”
眾人哈哈大笑,今兒個在得到了皇城司的情報,溫煮雨又收到了攝政王的親筆書信之後,那掛在心上的憂慮便一掃而空。
除了梅放夕,其餘人都已知曉。
甚至滿朝文武都已知道。
想來明兒個,整個京都都會沸騰起來。
溫煮雨好整以暇的捋了捋袖子,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
“首先,攝政王安然無恙,正在回國的途中……想來七月末八月初便會到!”
梅放夕一聽,“當真?”
“當真!不過……你又沒有孫女能夠嫁給他,你這麼激動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