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如數家珍,這樁樁件件,竟比直接翻找史書還要清楚。朱元璋不自禁的上前兩步,朱標更是放下了手中書本,咬住了下唇。
李善長還是疑惑,他看向劉伯溫,只覺得滿腦袋都是問號。上位在這查氣候不務正業,你劉伯溫擱著填什麼亂?
怎麼還在這給上位找起了論據、陪著一起胡鬧起來了?
“韓國公還沒看明白嗎。”
劉伯溫嘆了一口氣。
“這氣溫,自唐時玄宗年間大降,而後五代之時又降,及至靖康之時再降!”
“而這三次降溫,分別對應著安史之亂、五代亂世、靖康之變!”
“啊!”李善長這才如夢初醒,整張臉驚的煞白起來。
劉伯溫雖猜出了朱家父子查氣溫的用意,但此時,他的心中也是暗暗心驚。沒想到,此前無人注意過的這氣溫,竟然昭示著天下的興衰!
朱元璋雖不喜讖緯之學,但劉伯溫,其實是精通風水相術、讖緯之學的。他曾以畢生所學推演大明國運,然而讖緯始終是逆天之學,並不能真正的知曉過去未來。他竭盡所能,也只能推斷出一個似是而非而已。
但這時他方意識到,這天下國運的流轉,竟是和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
氣溫低則紫薇暗,氣溫高則國運盛。
自己窮盡一生,所學的風水相術,竟還抵不過陛下今日偶然一言!
他又想到,前些日子自己進言陛下增兵長城,陛下初時意動,但不過一夜之後,似乎便篤定了北征大軍主力仍存一般,否決了增兵長城的提案。
今早,又急哄哄的召集百官,要平滅那個聽都沒聽說過的建州女真。
這些異常聯絡到一起,劉伯溫霎時一驚。
莫非……陛下這幾日,發現了一個學究天人、通曉陰陽、能知過去未來的高人?
這個高人,指點了陛下北征大軍雖敗卻主力尚在、建州女真日後為大明心腹之患。
然後現在,又以天候算出了這大明的國運,即將重現五代之亂局?
“陛下!”想到這,劉伯溫急忙問道:“陛下查閱典籍,莫非,是想驗證這氣溫,與天下亂世是否相關?”
“我大明,氣溫即將大降嗎?”
“可不是。”老朱煩躁的把手上的書一丟。劉伯溫學富五車,他都已經佐證了這氣候與天下大亂有聯絡,那這些史書,自然也不必看了。
老五所說的,竟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