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5章 移風易俗 (2 / 3)

“新學以實為先,包羅永珍,老夫縱使撰寫了許多文章,也總覺得說不完這其中的奧妙……但有時又思來想去,覺得這浩瀚學問,其實脫不出‘民本’二字。”

“偏偏這天下諸事,又每每與這民本二字背道相馳……”

“今日,陛下願將這民本二字,融入我華夏法統,我新學才算是真正昌盛了!”

說著,仰天而笑,笑中竟是有淚。

“宋師還請好生保障身體……”朱肅勸道。

“這法統究竟如何,還要看我等如何開啟民智。”

“至於這開啟民智之事,也還要宋師您老把關,才不至於被他人走歪了路子。”

“確實,確實!”宋濂捋須點頭,“編寫開民智教材一事,若交給其他人,老夫還當真就不能放心!”

“如今,老夫是隻恨這白晝太短,恨不得掛長繩於青天,系此西飛之白日啊!”

宋濂笑道,這次的笑容裡,便只有著躊躇滿志了。

得知老朱同意變更法統的宋濂,更加打足了精神投入到了編寫開啟民智之教材、使得百姓認知民本法統的大事業中去。於此同時,老朱一行人也開始離開西安,向東面進發。

工業化程度太深的西安不適宜為都,其他許多的北方城市亦然。例如太原等地,因為原本民生便已凋敝,地處北方又不太適宜全力發展耕種,故而也都是以工業與農業相輔相成的發展方式為主。

這些城市與西安一樣,都不適宜為都,故而一行人離開了西安之後,乾脆只在其他的城市暫作歇腳,一門心思的往順天而去。

作為原先歷史上大明的新都,老朱對順天其實是另眼相待的。期望此處足夠成為大明的新都。

一行人以遊山玩水的姿態,緩緩到達了順天之時,以劉三吾為首的一批赴北官員,也來到了順天府。

“老臣劉三吾,拜見太上皇陛下,拜見諸位殿下。陛下聖躬萬福……”在順天府的皇家行宮之中,劉三吾拜見了先一步來到此處的老朱和朱肅等人。

順天府,便是此前元朝的大都城,順天府行宮,便是北元先前的皇城了。這座皇城除了先前朱棣和徐達一起駐守此處,對陣北元的時候朱棣住過一陣子之外,其他大部分時候,都處於封存狀態。

然而元朝昔日修建大都城,所花費心力不知凡幾,歷代元主亦是驕奢淫逸,對於皇城的投入亦是毫不手軟。因此,這座元時皇城雖已老舊,但也不至於說是年久失修,仍舊頗有幾分帝王氣象。

接見劉三吾等人的所在是元皇城正殿的偏廳,這裡便是和應天府的謹身殿,也只是相差彷彿,在這裡接見大臣,倒像是老朱仍在南京執掌天下一般。

見了劉三吾一行人面色黝黑了許多,老朱亦是吃驚不已,問道:“劉卿,你等這一路行來,怎變成了這般模樣?”

“不像是個讀書人,倒像是在田埂子裡種地去了……莫不是遭受了什麼意外不成?”

劉三吾身後,一眾北上官員面色悽苦,彷彿全都遭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泫然欲泣。反倒是劉三吾,臉上一派正氣凜然,向老朱複道:“稟太上皇。”

“老臣以為,我等此番北上,是為興學,開啟百姓之民智……又聞知北地凋敝,北地百姓,多經困苦。”

“我等既來興學,自當體察百姓疾苦,焉有養尊處優之理?”

“既是如此,老臣便建議諸位同僚於路途之中背上書箱,一路前行……沿途既可體察北地民生,亦可回憶往昔求學之苦。”

“只求能苦我心志,勞我筋骨,以磨練心性,做好這開民智之事。”

“哦?”老朱挑了挑眉毛,頗為訝異。“咱聽說你在京中,帶著人阻礙老大開恩科,還以為你本意反對這開啟民智之策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