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順天府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據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於燕薊。薊燕左環蒼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宜為天下都會啊!”
朱棣其實文化功底不弱,這一段話,倒也說的文縐縐的有理有據。老朱聽罷,點了點頭,認同了朱棣的說法。
因為朱肅已經發表過“當定都北方”的發言,老朱的目光便越過了朱肅,看向了朱雄英。“大孫,你覺得,咱們下一站,該去什麼地方考察?”
朱雄英閉目沉思。他雖去過大寧,但其他去過的地方其實也不多。
但他也是果斷之人,又所學淵源,思慮良久,便有了腹稿,方開口道:“皇祖父,孫兒覺得,該是西安更適宜些。”
“西安為唐時長安,長安故都,據守關中,控扼天下之地,萬國鹹通,集四海之奇珍。而今我大明盛況,正與當年之大唐相類。”
“大唐可以長安為都,我大明自也能以西安為都了。”
這一番話說的頗有道理。其實,老朱自己所矚意的地方,也是西安、太原等地。
朱雄英向他建議西安,他便也動了念頭。
“既如此,便往西安一行罷。”老朱拍板下定了決心道。
老朱意欲前往西安,一眾皇子皇孫自是隨行。
魏公徐達、定國公湯和兩人回鳳陽本是為了祭祖,兼看看這故鄉風物。
而今呆了這一段時日,倒也看得夠了,老朱邀他們同行,二人倒也並未拒絕。
於是一眾隊伍又再度浩浩蕩蕩,離開鳳陽前往西安。
這一次雖不算完全隱匿蹤跡,但卻也不再大張旗鼓的打出皇家旗號。明面上,洪武太上皇帝還是仍呆在鳳陽城的行宮裡的。
不過饒是如此,太上皇忽然間改道前往西安,應天府裡勸諫的奏疏還是如同雪片一般飛來。
好在如今已經把皇位交給了朱標,老朱身邊也沒帶多少文武大臣,不然,這一番突然的北巡,只怕還要遭受到更大的阻攔。
西安與鳳陽多是陸路,頗為顛簸。朱肅本還有幾分擔心老朱的身體。
但好在,老朱的身體比之朱肅所想的還要硬朗。
或許是因為內閣的建立比歷史上更早,老朱沒有熬幹了身子,亦或者是戴思恭調理得當,也或者是離開了狹小的宮城,心緒開闊的原因。
老朱的精神竟是十分健旺,甚至有越來越健旺的趨勢。一開始還是端坐在四駕的馬車之上。
後來,竟是和徐達、湯和兩個老兄弟,又準備聊發少年狂,想縱馬馳騁,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了。
這可把朱、徐、湯三家小輩都給嚇了個半死。一大群人好勸歹勸,好歹勸住了這三老頭。
隨後,朱肅更是祭出了麻將這個大殺器,這三個老頭兒這才徹底消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