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清穿之嫣凝傳 筆趣閣> 第189章 再次離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9章 再次離京 (1 / 3)

霏雲跪在竹篾小桌旁為燒泉水的小赤金爐子添了一塊瑞碳,立即發出了碳被點燃的聲音。瑞碳是碳中極品,碳身通紅火熱卻無煙,建功齋自深秋以來燃的便是這種碳,嫣凝連一絲煤炭燃燒的灼熱之氣都未曾聞到過。

容妃口中所言老夫人的凌寒傲骨之氣,嫣凝見過。在她初見老夫人時便見過。只是現在那份氣魄也越來越少了,她只當是自己得到了老夫人的認可,卻不曾想過老夫人在受了傷之後,『性』情早已大變。

她看向容妃,“娘娘是指何事?我額娘卻是有些清傲之氣,不過許是年歲大了,倒也減了不少。”

容妃淺笑,嫣凝這點護老夫人的心思,她看在眼中。不過她是皇上的枕邊人,又豈聞不得半點風吹草動。

她起身,伸出右手,看向一側的嫣凝。嫣凝立即起身託付住她的手,與她緩緩走之杏林,其他宮人被喝令滯留在杏林之外。

杏樹上除了殘花,便是小如指粒青澀果子幼苞,有些已經發黃呈病態脫落。嫣凝不知修護園林的人對這林子做了什麼,但是這林子裡的杏樹皆無結果的徵兆。

容妃摘了一朵已經凋零卻未脫落的杏花,發黃枯萎的花瓣在她白潤的指腹點滑落。她唇瓣綻開一絲虛無的笑意,對著嫣凝幽幽的開了口。

當今皇上還是寶親王的時候,於元宵節花燈那日結識了與傅恆有言語上婚約卻尚待嫁閨中的葉赫那拉·婉蕙即後來的富察老夫人。那時老夫人年幼不足嫁齡,可天真傲骨的『性』情與寶親王富察福晉的溫順知禮截然相反,讓皇上心生眷戀。

皇上登基後的一次選秀,他欲納婉蕙進宮。當時的嫻妃即日後皇上冊立的第二位皇后,無意得知了皇上與婉蕙的事情。為了討好皇后富察氏,又為了阻婉蕙進宮,她去求太后賜婚傅恆與其有婚約的葉赫那拉婉蕙,這樣富察傅恆一脈定會誓死效忠皇上。

太后出於富察家的地位,又想著聖上初登基要靠富察家扶持,便親賜了這樁婚事,可是太后懿旨還未出皇宮,便被皇上攔截了下來。

婉蕙已經懷了皇上的孩子,太后震怒,婉蕙與傅恆有婚約一事她也聽聞了,她認為婉蕙腹中之子不是龍種,竟親賜了婉蕙墮胎紅花。

皇上不惜與太后冷淡母子情分,也要納婉蕙入宮,但是婉蕙記恨著太后,毅然決然嫁於了富察家。

容妃與嫣凝行至春日裡容妃與皇上挖出杏花酒的地方,那土堆猶在,卻因雨水沖刷,變的低矮,只比平坦土地高出了一層。

容妃盯著那土堆,幽幽嘆道:“皇上因富察老夫人喪龍子後嫁於傅恆之事,心裡覺得愧對傅恆將軍及富察皇后,便悉數化作寵愛給了富察皇后。可卻日久生情,被富察皇后的節儉與溫順柔情所打動,縱使富察皇后不在了這許多年,宮中也是無人可及得上她在皇上心中的半分。也僅是宮中而已!”

低垂的杏枝掛了嫣凝髮髻上的牡丹玉簪,容妃從她髮髻上取下,盯看著玉簪好一會兒。

“富察老夫人喜愛牡丹,這玉簪還是曾為寶親王時的聖上取了先帝賞賜的上好玉如意,去尋了京城中手巧玉匠做師傅,雕刻了一個月,毀了許多的美玉才雕瞭如此的樣子出來。”

嫣凝立於容妃跟前,看她眉眼似針線穿過打結一般,覺得這些個昔日往事像是對她的酷刑。嫣凝想要阻她講吓去,心裡那份好奇,卻令嫣凝禁了聲。

“富察老夫人自嫁入富察府後,以各種推詞不參加八旗闔宮宴,也不去向太后問安。直到那一日,富察皇后覺得這樣失了禮數,便親命了富察老夫人前來。皇上醉酒,情不自抑。便······”

容妃沒有說下去,嫣凝也知她未說完的是什麼,那便有了福康安。雖然富察老夫人已嫁於了傅恆為妻,可皇上對福康安如此恩寵,那定是他誤以為這是他的孩子。而太后依舊懷疑這不是皇上的孩子,不想皇上蒙受了富察老夫人的欺騙。

嫣凝看著只顧自己前行的容妃,眸光隨她流轉,忽然一身夏風吹過她的銀羅旗袍。她孤寂的身影在一片蒼翠與暗沉枝椏相糾纏中錯落在嫣凝眸中,她的聲音從前方幽幽的飄來。

“在本宮沒有對皇上動情之前,曾經想用傷害皇上來保自身的清白!許多的日夜,本宮都後悔,那晚只差一點,匕首就隔斷了皇上的脖頸!夢魘中,皇上滿是血跡的脖頸一直那麼清晰的揮之不去。如今清冷的了此一生,也是太后對本宮的懲戒罷了!”

弒君這樣的死罪,若不是皇上留住她,太后怕是要賜死容妃的。那這杏林中的杏樹不結果,卻也是太后要容妃時刻謹記當日她傷皇上之事。宮中無人提及過此事,定是皇上封死了容妃行刺一事。

嫣凝急走追上容妃,她有些不明,容妃為何要告知她這許多事情。容妃卻回首對她莞然一笑,似方才的種種不過是嫣凝心中的夢境。

勤政親賢殿外烈日炎炎,照的殿前的石青雕花宮磚冒出了白煙。宮人走道都儘量往廊簷的陰涼處走,殿前無人、無樹的地方更顯的荒蕪炙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皇上與福康安匆匆回到勤政親賢殿時,和珅、永琰、永璇、福隆安已侯在殿外多時。

永琰、永璇本想出宮回各自府上,可是卻遇到了和珅與福隆安也是為松花江神廟一事而來。

“嶽鎮海瀆”的祭拜是朝廷大典,聖祖爺又曾親自到長白山與松花江拜祭。“長白山望祭殿”已於先帝十一年建造完工,只剩了松花江還未建祭祀神廟。

祭神之事不可有疏忽,當即四人便決定回到勤政親賢殿等候皇上。

皇上看到他們,剛剛因嫣凝髮髻上牡丹玉簪一事帶來的愁緒未消,他面上帶著不快,令四人不論有何事都改日再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