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穿越前風霖沒看過網路小說,但想到賺錢,他腦子裡第一個呈現的念頭跟無數撲街文娛小說作者筆下的主角完全一致,抄歌。
這也跟他穿越前的職業有關,要說到自己掌握的技能,第一個肯定就是唱歌,而且這個世界跟穿越前的世界的文化完全不同,自己穿越前掌握的歌曲,在這裡很大機率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這個念頭剛浮現出來,就被風霖按住了。
他不是原主那個愣頭青,樂壇的水有多深,前世作為一個跟娛樂圈沾親帶故的圈子裡的人,他一清二楚。
雖然他自己沒有親身進入這個圈子,但是他的同事、朋友還有不少學生都進入了這個圈子,這個圈子怎麼樣,他很清楚。
這個世界的樂壇跟前世其實很像。
80年代中後期一直到2000年中前期是華語樂壇最為璀璨的二十年,但是從新世紀的中後期開始,華語樂壇就漸漸的開始衰敗,到了現在2020年,甚至已經傳出華語樂壇已死的聲音。
華語樂壇的衰敗始於盜版的猖獗,但版權保護的興起並沒有能夠挽救沒落的華語樂壇,它依舊一步步走向深淵。
有不少人說現在樂壇人才凋零,華語音樂人再也寫不出好歌了,也有人說樂壇過去輝煌的二十年,已經把能寫的旋律都寫完了,現在的音樂人只會在這個基礎上補遺拾缺。
風霖想說的是,這些人說的,都是放屁!
國內幾十所音樂院校,每年作曲系、編曲系畢業的學生少說也有一千多人,這麼龐大的基數就沒有一個能寫出好歌的?那這幾十所音樂院校直接關門得了。
其他院校風霖不知道,就他知道的,他們學院裡就有不少牛人,聚會的時候那些老傢伙拿出來炫耀的曲子,隨便拿一首出來不說吊打現在的華語樂壇,至少也是難得的精品。其實不止學院的老師,就是學生裡面也有不少好作品,他聽過不少作曲系學生的畢業作品質量就很高。
由小見大,現在華語樂壇的衰落真的是由於創作缺失嗎?顯然不是。
風霖覺得,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市場上去找原因。
過去樂壇輝煌的二十年是由於成熟的音樂市場促成的,關於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反對。現在國家保護原創版權,大力打擊盜版,好像音樂人的生存環境比過往更好了。但是有一點是讓人無法忽略的,就是音樂創作者們的待遇問題。
音樂人在八九十年代寫一首歌的報酬是幾千塊錢,現在過去三十年了,一首歌依然是幾千塊錢。
三十年前的幾千塊錢很值錢,別說幾千塊錢了,就是幾百塊錢也很值錢,但是現在呢,誰會在乎這幾千塊錢。就風霖自己來說,也就不到半個月工資。不到半個月工資就想買我一首歌,我留著聚會的時候拿出來裝13他不香嗎?
如果不是真的生活窘迫,估計也不會有人拿出來賣。
音樂製作公司不知道這種情況嗎?他們知道,但是他們不在乎。
因為他們發現在這個時代有沒有好歌,其實不影響他們賺錢。只要營銷得當,把人捧起來了,哪怕讓人在那裡鬼吼幾聲,一樣有人埋單。音樂?人家賣的是臉,音樂只是賣臉的附屬贈品。既然輕鬆簡單的就能把錢賺了,誰還會辛辛苦苦的做音樂?誰還樂意去侍候那些脾氣古怪的音樂人?
各大公司的宣傳、運營、刷榜,佔據了網民的視線,同時也佔據了各大音樂網站的排行榜,那些得不到宣傳推廣的音樂人、好作品就這樣沉在某個角落裡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