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奴僕 (1 / 4)

姜知微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在田埂上。

大雨連天,泥土被泡得鬆軟,若非隨從們眼疾手快,他已經摔倒好幾次了。

饒是如此,靴子、官袍下襬也滿是汙泥,看著十分狼狽。

這裡是愛州安順縣,大夏王朝的南方邊野之地。愛州再往南,就只剩下驩州諸縣了——這倆州,說實話都不是什麼好地方,經常有動亂。

清海軍至今還在這裡留了四個指揮六千多人(滿編八千),驩州也留了差不多五千人左右,以彈壓地方,震懾宵小。

但有用嗎?短期內或許有用,長期來看,還是得想別的招,尤其是朝廷還在做一些損失民心的事情的時候——

姜知微很快抵達了碼頭。他看了看腳下,這一片用破磚、碎瓦填出了一塊相對乾燥的地,不過經過牛車日積月累的重壓,變形嚴重,積了不少水坑。

姜知微小心翼翼地避開水坑,繼續向前走。

州將廖同快走幾步,護在刺史身側。兩百州兵看著遠處黑壓壓的人群,微微有些緊張,下意識握緊了手裡的刀槍。

碼頭上哭聲連天。百姓們踉蹌而行,一批批集中到港口,等待出發,踏上未知的旅途。

愛州連年叛亂,清海軍殺得刀都捲刃了。朝廷震怒,下令將參與叛亂的愛、驩二州百姓流放遼東,發予府兵為部曲。

這本沒什麼,不過是換個地方生活而已。問題是,遼東與安南的氣候,簡直一個天一個地,屬於兩個極端,這麼多百姓過去,能適應嗎?能活嗎?

朝廷不關心這個問題,中途在登州停靠時,發你點毛衣、氈毯就了不得了,剩下的自己扛吧。

對此,姜知微是有些不忍的。

作為愛州大族,姜氏在這裡的根基十分深厚。從他們的利益出發,肯定希望熟悉的本地百姓能留下來,以利於他們發揮影響力。

但很可惜,朝廷拒絕他的提議,堅持要求將作亂之人的家屬發往遼東,取而代之的是江南來的百姓。

新移民麼,與姜氏沒有任何瓜葛,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抱團,成為愛州的新勢力。

這就是姜氏所擔心的地方,故極力反對。

不過反對無效,朝廷已經鐵了心,如之奈何。

碼頭上也有新下船的中原百姓。

他們臉色奇差,眼光呆滯,顯然海上顛簸已經耗盡了他們最後一絲精力,現在沒那個心情想東想西,只想緩一緩。

也有人精神頭還不錯,但在看到荒涼的碼頭之後,悲從中來,低聲哭泣。

他們的祖輩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開發出了江南,結果他們沒法享福,又來到了安南,繼續用汗水和生命來開發新的土地。

怎麼那麼苦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