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父老 (1 / 4)

京洛之郊,遠山含墨。秋高氣爽,風起雲湧。

數年前就開始修建的一等國道立功了。

大夏新朝的一等國道,目前通車裡程最長的還是被稱為“晉襄道”的南北大動脈。

自去年冬開始,先是汝州,然後由直隸道接手,開工修建邦城至襄城段一等國道,目前已修完通車,今冬開始襄城、葉縣段的道路整修。

至此,晉襄道修了五年,完工三百里。進度看起來有些慢,但這和投入的人力資源有關。在洛陽大興土木的情況下,能有這進度,相當不錯了。

而且這段完成之後,下面就是直通宛葉走廊另一端方城縣的路段了————甚至更為重要。

洛陽做夢都想溝通南陽、襄陽,不管水路還是陸路。

東西向的道路進度相對要更慢一些。

乾寧五年就在修了,從洛陽上東門而出,到了今天,才剛通到偃師縣,不足百里,效率著實有點低。

但這鍋也甩不到別人頭上,邵樹德老老實實揹著就好了:又是戰爭又是修洛陽,你還想咋的?

邵樹德特意掀開玉輅車的帷幔,仔細看了看。

路面是有弧度的,昨晚剛下過一場大雨,道路兩側的排水溝中流水潺潺。

行道樹又長大了一點,以槐、柳、榆居多,尤其是槐樹。

不到唐朝,你不知道唐人對槐樹的喜愛。行道樹中,槐樹應該是最多的,陝虢驛道之中那棵巨大的“槐王”,更是遠近聞名。

路面之上難免有一些坑窪之處。聖人出巡,為免觀瞻,偃師縣官府弄了一大堆煤渣、碎石、碎磚瓦將其填上,然後又鋪上細沙土。

沒辦法,道路流量漸漸起來了,又進入了秋雨連綿的季節,過載馬車一走,又不是硬化路面,難免有損壞。

國道盡頭,新路已經開始修了,偃師、鞏縣兩個方向同時對進開整——雖然困難,但聖人都東巡了,地方上總得動彈一下。

“陛下,國道兩側的行道樹可以改成白果樹。”江婕妤挽著邵樹德的手臂,嬌聲說道。

“便從你所言。”邵樹德心情不錯,直接答應了。

史官在一旁默默記錄。此條上方,還有一條:“帝幸御宮官盧氏於輦上。”

盧氏,就是江婕妤的嫂嫂,兩人都來自壽州。

有些時候,邵樹德都想把史官的小本本奪過來撕掉。跟個攝像頭一樣,非常煩人。

還好絕大多數內容都不會上史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