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反噬 (1 / 4)

清晨的大街之上微微有些寒意。王知言在邵氏親兵的護衛下,步行前往州衙。

六十多歲的人,晨風一吹,身體下意識佝僂起來。

河北習俗,無論寒暑,無論官大官小,要麼步行,要麼騎馬,都暴露在烈日或霜雪下,沒有肩輿給你坐。

邵樹德當初在靈夏也是騎馬。後來怕被人刺殺,這才改成了馬車。

風氣就這樣,忍著吧。

城門已經開啟,街道上也有很多百姓在忙活生計了。秋收已經完畢,正是一年中經濟逐漸走向活躍的時候。

中秋已過,接下來便是非常重要的盛大節日重陽。再後面,還有秋社、下元、冬至、臘日、歲除等節日,讓勞累了一年的百姓可以充分休息、娛樂。

王知言仔細觀察著。

如果夏兵大肆劫掠了,那麼城市不可能現在就已經恢復。這隻能說明一點,邵樹德對麾下部隊的控制力比較強,約束得比較好。另外一點就是,他的地盤非常穩定,在源源不斷產出糧餉。

但話又說回來了,產出糧餉也不意味著軍紀就好。古來開國時期的部隊,尤其是那些義軍,基本都沒有軍餉。即便有了穩固的後方,那也只是保證糧食供應,軍餉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沒有。這個時候你就不能保證軍紀了,軍官也沒有勇氣約束軍紀,燒殺搶掠就成了必然。

夏軍有穩固的後方,還有穩定發放的賞賜,並且沒有中斷過,王知言已經有所明悟。

城門開啟後,第一批進來的是運糧的車隊。

王知言避讓到路邊,仔細觀察著。

看他們的裝束,定然是夫子了,這沒有任何疑問。

很多人帶著武器,弓梢是人手一把,但沒有上弦。這不奇怪,河南、河北都這樣,老百姓將成材十年的桑樹賣出去做弓材,一般自己會留一些,找人制作一把弓梢備用。家裡的榆樹到了年限後,部分賣出去,剩下的也會找人制作一把矛杆,農閒時練著玩。

沒辦法,小命要緊。時不時被徵發打仗的情況下,最基礎的長矛、刀術、射箭總要會,不然上了陣吃虧的是你自己。

夫子們說話的口音很奇怪,不是河北,也不是河南。

王知言仔細觀察了很久,特別是注意到一些人雖然穿著唐人服飾,但耳朵上竟然還掛著耳環後,頓時明悟了,這是來自河陽的夫子。

多年來邵樹德一直從河隴往東移民,這些定然是編戶的蕃人無疑了。

河陽二州十縣穩定五年了,現在該有多少人?即便沒有天寶年間六十萬口那麼多,只要有一半,支援戰爭的能力就很強。

五年時間啊,聽聞還是免稅,那麼五年內積累了多少財富、糧豆、牲畜?這個地方若作為戰爭的後勤基地,足夠壓榨很久了,無論人力還是物力,苦一苦三年以上完全沒問題。

再長的街道也有盡頭。王知言很快來到了州衙,隨從們被留在外邊,他本人則進去拜訪夏王邵樹德。

“既然以前叫含嘉倉城,那新落成的殿就叫含嘉殿吧。”中堂內響起了洪亮的聲音:“含嘉殿抓緊收拾清理,置辦的器具不用太奢華,能用就行。含嘉倉城也不能停,選址你們再合計一下,給我留出足夠的農地,就在含嘉殿與倉城中間,最好連成片。”

含嘉倉城是位於洛陽皇城內的糧倉,有水道直通城外。因為隋末興洛倉的教訓,國朝便把糧倉修到了城內,同時承擔中轉糧庫的職能,即河南各地的糧食透過水路運輸進含嘉倉城後,再轉運至關中,因此容量非常巨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