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築城 (1 / 3)

局勢其實已經非常明瞭了。

高仁厚站在被汴軍縱火焚燒後的崤寨內,心中有所明悟。

出兵以來,快捷如風,攻勢如潮,先克石壕,再得崤山,將乾壕寨的敵軍完全隔斷在了西邊。

這股賊軍,要麼降,要麼死,沒有第三條路可走,除非能堅持到汴軍主力來援,但多半很難實現了。

軍士們正在寨內清點物品。

賊軍撤走前放了一把火,阻擋追兵,倉皇逃遁。

夏軍進佔寨子後,一邊遣人警戒,一邊撲滅餘火,並從寨內清理出了不少輜重,都是汴軍所留,主要是各類守寨器械,價值可大可小。

繳獲的汴軍旗仗金鼓,連同兩千餘俘虜,已經一併送往了後方,供主力大軍勸降乾壕寨守軍只之用。

乾壕寨一下,這段路便將成為通途。有崤寨控制著大驛道,即使汴軍主力過來,也將感到極為難受,就像當初邵大帥揮師東進,但卻不得不留大量兵力鞏固後方一樣。

至於為何不當道設寨,很簡單,地勢高,沒有山泉水澗,打井也打不出水來,那還設個屁,等渴死嗎?麟州都在想辦法擴建外城,將一片泉水納入城牆範圍之內,沒有水,城池不攻自破矣。

清理完寨子後,高仁厚下令跟隨來的軍士抓緊時間修繕損毀之處。

他估摸著汴軍要來攻取此寨,不然南邊的汝州集團與東邊的洛陽集團就要繞路聯絡了,非常不方便。

五月三十日夜,與劉康乂一樣,輕兵疾進的符存審率部抵達了崤寨。

將士們累得氣喘吁吁,輔兵、車馬、輜重全落在後面,只有兩千戰兵跑了過來,器械不全,甲冑皆無。

幸運的是,附近已無敵軍大隊,沒人能夠威脅他們。

“符將軍,你覺得接下來汴軍會怎麼行動?”崤山之上,高仁厚看著明亮的夜空,突然問道。

“此寨西邊山下,有一道通向南邊,三十里至莎柵谷、莎柵城。此道貞觀十四年所開,來往者眾多。莎柵東南三十里,可至永寧縣。”

莎柵、永寧這些地名,在國朝軍將耳中還是比較有名的。

乾元二年,“(史)思明遣其將李歸仁將鐵騎五千寇陝州”,神策將衛伯玉率安西北庭步軍三千逆擊,賊騎驚亂,再被數百騎兵衝殺,遂大敗。

以少數步兵追殺數量佔優勢的叛軍甲騎,衛伯玉僅此一戰便成名。

“此寨東南亦有一道,至回溪坂,繞半圈後可至永寧。”

回溪,因馮異事知名。此人與赤眉戰於澠池西,大敗,倉皇跑路,僅帶數人歸營,走的便是這條路。

此溪長四里,寬二丈,深二丈五尺,路開在一側的山坡上。

“莎柵道、回溪道,皆可通永寧,再溯洛水而上,直至洛陽。”符存審顯然對附近的山川地理有過了解,只聽他說道:“永寧有賊軍,為保莎柵、回溪兩道之安全,必遣大軍來攻我寨。”

立寨于山上,還有水有糧,只要屯駐大軍,那麼正如馬謖所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但不用“置之死地而後生”,比街亭的處境還是好很多的。

崤寨就在胡郭村附近,嚴格來說這裡是永寧縣最北部,一寨控制著向南兩條道,向東一條道,可謂關鍵中的關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