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 (1 / 3)

鄭遠被領到了一處小院。

進來前他就看過了,挺氣派的一個農莊別院,應該是秦州某個大家族所有。別院內外全是侍衛、宮人,甚至因為住不下,還在附近修建營寨,動靜搞得是真大。

進到院子後,又發現這裡沒多少人。

一個身穿暗白色龍袍的老者坐在胡床上,慢悠悠地吃著瓜果,享受著夏日傍晚的美好時光。

這便是邵賊——邵樹德了吧,可真是會享受!

鄭遠不敢怠慢,立刻行禮。

嗯,他沒有像段義宗一樣臨時剃度,又是第一次覲見,還是需要跪拜的——自前唐以來,方外之人可免於跪拜。

“起來吧,賜坐。”邵樹德說道:“遠來是客,一起吃點西瓜。”

“謝大夏天子。”鄭遠立刻起身,坐了下來。

“使者與鄭仁旻同輩?”邵樹德問道。

宮人端來了切好的西瓜。

比起二三十年前,如今的西瓜總算有了點進步。簡而言之,瓤變多了,但還無法與後世相比。

鄭遠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瓜果,十分稀奇。但他不敢多問,聽到邵樹德問話後,立刻回道:“正是。”

“那是滎陽鄭氏在南詔的第八代人了。”邵樹德說道:“中原世族,在南詔無依無靠,與那些土著大族鬥智鬥勇。這般險境,就該投歸大國,不想卻興無名之兵,真是不知所謂。”

鄭仁旻的先人鄭回原為唐官,後被擄去,奮六世之餘烈,終於在鄭買嗣這一代做到了宰相,然後抓住南詔戰爭失敗,出現權力真空的大好機會,先立傀儡新君,然後篡位自立,可以說做到了人臣的極致。

但鄭氏在南詔的根基其實還是淺,一旦失敗,就萬劫不復。

與鄭氏相比,楊氏、段氏、高氏這些土族的根基就要深厚多了。歷史上楊幹貞篡位建立大義寧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擊敗楊詔、楊幹貞兄弟後,楊氏在大理國時期依然是一方首領,實力只是有所衰弱,但並未滅族。

這就是根基深厚的好處。有部落、有錢糧、有兵丁,別人就無法將你斬盡殺絕,就可以講條件。

當然,段氏之流也自稱是漢人後裔。比如段氏先祖段忠國(段儉魏)是南詔開國元勳,就自稱祖籍武威,是中原人士。

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往臉上貼金。但段家真有基本盤,權臣高氏篡位後,也不得不還政於段氏,更無法將他們趕盡殺絕。

鄭氏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他們的一切實力,都來自於“體制”,一旦在體制內失敗,鄭家就要面臨滅頂之災了。

“好教陛下知曉,敝國驃信追悔莫及,而今只願修好,永為甥舅之國。”鄭遠說道。

邵樹德笑了笑。

南詔曾與前唐提起兄弟之國的建議,被拒絕了。如今被大夏打成這個鳥樣,居然連父子之國都不願做,整個甥舅之國出來,還是沒死心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