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在明軍登城攻打城門以東的時候,明軍艦隊還在繼續對城門以西的丹崖山城牆及炮臺進行轟炸,這就是李等會剛才為什麼聽到炮聲減弱了一些,那是因為明軍已經開始登城了。
明軍登城的先鋒部隊3000人由施福帶領,在控制了北門以東的防波堤、炮臺、城牆之後,施福又命令十數名明軍精銳由北門門內用繩索滑下,懸在水面上去開啟了水門。
隨後不久水門內平浪臺上的幾處建築也被施福的先鋒佔領了,建築內的清軍早已經被大炮震的耳朵竄花,眼睛嗡嗡直響了。
咦,我好像說反了?沒有沒有,建築內的清軍也真的是分不清反正了,很多從裡面走出來投降計程車兵還被震壞了耳膜。
接著城外海面上的明軍第二梯隊3000人便由定西候張名振率領去攻打丹崖山一段的北門西面炮臺,說是攻打,其實張名振這些人就只是攀個高兒而已。
因為炮臺早已經被明軍炮火犁地一樣的打上去兩萬多發炮彈了,等張名振他們跳到上面之後,發現炮臺上竟然沒有一處能落腳的地方了,滿炮臺都是明軍艦隊發射過來的炮彈。
大概上邊連只螞蟻都已經成灰兒了,那可是二千多門大炮哇,開玩笑呢?
不久後,北門以西丹崖山炮臺也被佔領,整個水城北城牆至此被明軍全部拿下。
施福看到明軍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佔領了水城北門,止不住笑了個花枝亂顫,不過他這朵花肯定是一隻黃中透黑的向日葵,外形雖蠢笨,但是起碼也算是朵花啊。
“開啟水門,放我軍艦隊進入!旗語通知兩位鄭大帥,可以組織部分戰艦和運兵艦入城了。前鋒繼續向城東進攻,佔領各處要地。”施福明軍還在繼續向東城進攻,平浪臺不久後也被全部佔領,而此時的李等會才剛剛進入水城,準備向北驅逐入城的明軍。
鄭成功看到施福的訊號後,立刻率領等候已久的20艘小型炮船以及跟隨的40艘運兵船運載3500名士兵作為水上先鋒,向水城中央的小海前進。
李等會大概是個好大喜功卻既不勇敢也無謀略的矛盾綜合體,威海清軍已經撤退到了登州,並告訴他有大批明軍正在沿著海路進攻的訊息。
可他卻並不認為登州對這支明軍會如何重要,猜想明軍的下一個目的地即使不是京畿地區,明軍士兵也只會是從陸地追尋清軍威海逃兵的足跡,由陸路攻打登州府城。
而如果明軍這麼做的話,他們一定會被此時正在登州正南的棲霞縣鋸齒牙山剿匪的清軍膠東主力所吸引過去。
所以他依然用大部分兵力駐守府城。而僅僅留一千多人的團練兵駐守水城,料想登州水城堅固異常,縱然有明軍艦隊來攻,他也可以從容的在登州城內調兵援助。
李等會的想法可謂萬全之計,卻不成想天公不做美,一場大雨落下來讓登州水城的大炮全都成了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