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算這些北元的悲催人物都能活的再久些,也只不過是為了給三王——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這樣大明的英雄人物多增添些人生功績罷了。太祖稱讚中山王徐達時,曾送給了徐達一副對子,我想這對子裡的話真的不算誇張:“破虜平蠻功貫古今第一人,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太祖又說開平王常遇春:“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獨居其七八。”
據我所知當時的天下奇男子這一稱呼有兩人,一個當然是北元的那位‘王寶寶’了,另一個就是咱們的開平王——‘常十萬’。
然而兩人雖然都很奇特,‘王寶寶’的一生卻是諸多敗仗的總和,而大明開平王‘常十萬’的一生卻從無敗績!
您道徐達為什麼追封中山武寧王——世稱中山王?這中山二字能說與他的中山戰法無關嗎?
如今的這塊兒戰場上,東面有被堵截住的張大猷五千餘清軍想要入城,背
後的太平門內又隨時可能出現清軍接應。
以至於雖然明軍的人數也不少,卻要預防敵人的兩面夾攻。
明軍在太平門外、中山王徐達的陵前,開始藉助附近的各種建築為制高點,擺起了徐達當年的中山陣。
真是即巧合又顯得有些詭異,明軍不一定要殲滅張大猷,只需要不讓他跑回內城就可以了。
所以當他們面對清軍張大猷瘋狂的進攻時,明軍只是藏在盾牌後拿著長槍和小刀,一刀一個、一槍又一個的戲弄著清軍的耐心。
城內清軍見到了戰局不利,也派遣了田雄帶領3000人的援兵前來接應張大猷,真正的實現了內外夾擊,可面對明軍的王八陣,哦錯了,是中山陣,清軍依然是毫無辦法。
數次衝陣無果的張大猷不只是瘋狂了,而是徹底瘋掉了。但是就算他瘋狂的再怎麼徹底也還得越過眼前的明軍陣地這道坎兒。
無奈之下的張大猷只有祈求上天賜給他神力了,什麼耶穌基督、阿拉丁神燈、聖母瑪利亞、太后吉祥全來一起阿彌陀佛吧。
上天還真聽話,當張大猷和田雄攻擊了明軍近兩個時辰之後,神力真的來了。
這股所謂神奇的力量不是旁人,正是洪承疇親自率領的3000御營重騎兵,而這3000騎兵的隊伍裡面,竟然還有天浪和錦衣衛親隨精騎的身影。
“洪公,朕為了進攻南京,讓馬萬年帶來了一萬御營騎兵,而你上次說要向朕借三千虎賁,今日朕不但如你所願,連朕也親自參戰......”
天浪一路上絮絮叨叨的沒完,洪承疇也不嫌煩,而明軍來到南京的御營騎兵中另外的7000人馬此時正由堵胤錫率領著,作為整個戰役的第一預備隊並防備著清軍沿著長江向下遊突圍。
洪承疇和天浪一路狂奔,帶領著這支騎兵像是棕熊撲向了滿是大馬哈魚的池塘。
清軍的池塘裡頓時翻江倒海,張大猷剛剛為了突破中山陣,已經算是拼了老命,而且是損失巨大了、又勞費心神。如今再遇到洪承疇和天浪的鐵騎,真的再也無法抵擋了。
可是當張大猷看到了洪承疇的身影時,還以為遇到了吳三桂的漢軍,尤其當他看到了洪承疇那熟悉的身影后,樂得更是手舞足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