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心知此時已經無法逃命了,逼不得已只好鑽了雞窩。
縱兵行搶,向來是流寇的拿手好戲,清軍也不乏這樣的將領。
明末的戰火中面對亂兵,也確實出現過許多節烈女子抗爭的故事,比如廣州城破時,一個王妃將自己的渾身綁滿了尖刀,外面套上了寬大的山河地理裙,最後把色心大起的尚可喜同學給紮了一身的窟窿眼兒。
這有點兒類似於《西遊記》裡朱紫國皇后穿的那件五彩霞衣,不過明末這位王妃的五彩霞衣是自己做的,而且這是個真實故事不是。
也有的可憐人連自殺都不可以,當看到賊兵來了,有人便懸樑自盡,卻被賊兵從吊繩上解下來,依舊難逃被辱的厄運。
各種悲慘畫面不勝列舉,百姓的苦難簡直不忍直視。
西北的混亂讓多爾袞無比的鬧心,可他卻不好過多苛責惹出這場禍的阿濟格,因為他闖的禍比阿濟格還大,《剃髮令》麼,讓黃淮長江地區成了留髮不留頭的重災區。
此時多爾袞卻根本無暇顧及任何地方的戰火,因為他們三兄弟之中最小的豫親王多鐸在南京染上了天花,快要不行了。
據說多鐸在南京得了天花後,回到北京城也未見好轉,多爾袞才剛剛帶兵去大同平叛,可得到訊息後,為了見自己的親弟弟最後一面也顧不得什麼晉陝的亂局了。
回北京不只是為了兄弟情深,他是怕某些人趁著多鐸新亡之時搞事情。
而此時的山西,除了首府太原及周邊榆次、平定、樂平、崞縣、盂縣等幾個城池外,僅有平陽府城還在清軍的手裡。
陝西方面,王永強和王永鎮的義軍已經奪取了陝北。另外還有比他們更早的,與順治五年三月便開始在甘州和肅州起義的丁國棟和回民米喇印的兩支起義軍,一時間人民戰爭的疾風驟雨早已經打得整個大西北的清軍找不著北了。
山西的起義尤其是大同的起義對清廷的震動最大,而甘肅丁國棟和回民米喇印的大起義,卻殺的清廷大官最多。
這支義軍起兵後,便是連克了甘州、涼州和肅州,擒殺了清甘肅巡撫張文衡、甘肅總兵劉良臣、涼州副總兵毛鑌、甘肅副總兵潘雲騰、甘涼道林維造、西寧道張鵬翼。
沒錯,是西寧道,因為他們都打到青海去了。除了攻打西寧,他們還進攻了大通,兵鋒之盛較之旁處更甚一籌。
佔領上述地區後,起義軍引兵又東進攻破蘭州,殺蘭州同知趙衝學、知縣趙翀。而後又攻克了臨洮、河州、洮州、岷州,繼而圍攻鞏昌府。
清臨洮遊擊將軍李文煒等被殺;清莊浪道範芝和西寧道馮如京在逃跑時連官印都來不及拿了,範芝更是扮成了老太太又藏到了山洞裡躲了十多天,才僥倖得脫,雖說逃得了性命,走出來時卻餓的連他媽都未必認識他了。